沈周俊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05-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曾在德国基尔大学、美国迈阿密大学学习。曾为浙江大学医学院最高级(九级)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院长助理、浙江大学泌尿外科教授委员会主任、浙江大学泌尿外科学科及学位点负责人、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医学院教育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医学院医学一系外科学教研室副主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男科中心副主任。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最高层次人才。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康乃尔大学,UCLA学习医学教学、医学科研和医院的管理。

1993年,国际上首先提出尿液纤维连接蛋白浓度判断膀胱肿瘤浸润深度,首先研究并提出膀胱癌灌注治疗时,通过促进膀胱内局部FN表达,提高BCG的抗癌、防癌疗效。国际上首先研究、报道勃起神经递质(Vasoactive intestinal polypeptide, VIP) 对雄激素的依赖性及其转基因研究,多篇论文发表在国际泌尿权威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Urology》,为调控阴茎勃起奠定基础。首先研究并提出前列腺液内毒素浓度在前列腺炎综合症诊断、分类中的价值,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也发表在权威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Urology》。研究年龄、糖尿病对阴茎超微结构的影响,多篇研究论文发表在《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

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人才)基金等20余项课题,发表论文92篇,其中SCI收入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Urology》、《Vascular Medicine》、《Europe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论文19篇。参编《吴阶平泌尿外科学》(第2版) 。指导博士研究生11名(1名已毕业),硕士研究生22名(5名已毕业)。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