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增长理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05-2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发展经济学家纳克斯从“贫困恶性循环论”出发,提出在不发达经济中推动平衡增长战略这一构想。他指出了两种基本的恶性循环:

(1)人均收入低导致需求不足和市场狭小 恶化投资预期 降低投资水平 资本形成少劳动生产率低人均国民收入低。

(2)收入低 储蓄低 投资低 资本不足 劳动生产率低 收入低。

纳克斯认为,打破恶性循环,关键在于突破资本形成不足的约束,影响资本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决定投资预期的市场有效需求不足。根据萨伊定律,只要平衡地增加生产,在广大范围的各工业部门同时投资,就会出现市场全面扩大,从而提高需求弹性,通过供给(投资)创造需求,从恶性循环摆脱出来。实施平衡增长战略,有必要采取一揽子政策。主要包括:

(1)在对资本品部门和消费品部门及各自内部进行投资时,要保持适当的比例;

(2)进行制度改革并推进社会态度的转变;

(3)提出详细周密、符合具体技术、政治和社会条件的改革和经济增长时间表;

(4)严格控制不符合平衡增长意图的投资;

(5)运用政府和社会的力量,通过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消除发展的障碍。

纳克斯、罗森斯坦·罗丹等平衡增长论者认为,宏观经济的计划化,是政府在平衡增长战略中最为有力的手段;但是,只要市场发育充分,各个行业中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能不受干扰地创新,那么,私人企业的自发活动也会促进经济的平衡增长。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