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成就1990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在《华夏散文》《散文世界》《海燕都市美文》《西湖》《雨花》《延河》《作品》《侨报》《书屋》《飞天》等文学杂志发表散文等各类文学作品百余篇;有散文入选《2009中国散文年选》《2010中国散文年选》等选本。 2003年起主要从事当代文学的研究与批评,已经在《人民日报》《文汇报》《文艺报》《文艺争鸣》《名作欣赏》《小说评论》《当代文坛》《文学自由谈》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文学评论200多篇。有多篇论文被收入《2006中国文学评论》《中国新时期作家作品研究·贾平凹研究》、《易中天〈品三国〉文化现象批判》等多种权威年选、选本。
2004年出版专著《西部文学论稿》(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专著《守候文学之门——当代文学批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曾荣获甘肃第六届、五届敦煌文艺奖一、二等奖,甘肃第十届、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甘肃首届黄河文学奖文学评论一等奖,及甘肃省委党校“十佳教师”“优秀教师”“优秀党员”称号。个人小传入选《中国作家大辞典》。
评价著名评论家李建军评价《守候文学之门——当代文学批判》:“痛快淋漓,学理性强,又善于发现问题,文风雅健,所谓和气载柔,英气含刚是也。”还有评论家认为,读《守候文学之门》,发现作者是一个敢于直言、颇有文学造诣的批评家。正如作者说的:“那种建立在文本阅读基础上的具备批判精神、理论品格的文学批评,才是一个批评家展示自己真正才华之所在。”
主要专著、论文专著1、《守候文学之门——当代文学批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获甘肃省第六届敦煌文艺奖一等奖。
2、《西部文学论稿》,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获甘肃省第五届敦煌文艺奖二等奖。参编《审美学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全国统编教材,撰写一章,3万多字。
《大学语文》,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撰写2万字。
《公务员应用写作教程》,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副主编。撰写12万字。主要论文1、《西部长篇小说创作的缺失》,《文艺争鸣》2006年第2期,《21世纪年度文学评论选·2006文学评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全文选载;《文学报》2006年4月20日论点摘编;《现当代文学研究资料卡》2006年3期选摘。
2、《艰难的突围与挣扎——新世纪西北中短篇小说论》,《文艺争鸣》2008年8期。
3、《底层叙事如何超越》,《人民日报》2008年1月17日。3000字。《文学报》2008年1月31日摘发。
4、《乡土文学如何突破》,《人民日报》2008年4月6日。3000字。《文学报》2008年5月1日摘发。
5、《作家的胸襟与作品》,《人民日报》,2008年9月18日。
6、《田小娥论》,《小说评论》2008年4期。
7、《〈兄弟〉的恶俗与学院派批评的症候》,《当代文坛》2008年第1期。《文艺争鸣》2008年第6期有专文商榷。
8、《贾平凹小说创作的四个阶段及文化心态论》,《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贾平凹研究资料》,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出版。
9、《西部文学的误区》,《文艺报》2007年9月6日。
10、《文学批评的伦理底线及其批评家的主体建构》,《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6期。《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2005年6期选载。
11、《论路遥〈平凡的世界〉中的创作误区与文化心态》《社科纵横》2005年6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6年3期索引。
12、《韩石山:贬鲁崇胡为哪般?》,《社科纵横》2006年9期。
13、《雷达散文里的青春气象》,《北京文学》2008年3期。《黄河文学》2008年第5期转载。
14、《高扬人性的艺术探索》,《小说评论》2003年6期。
15、《乡土叙述的困境》,《中华读书报》2005年6月8日。
16、《高校沦落中的女性挣扎》,《作品与争鸣》2006年11期。
17、《正在崛起的甘肃小说群落》,《文艺报》2006年11月9日。
18、《忧患生于安乐》,《文艺报》2009年4月23日。
19、《庄之蝶:肉体的狂欢与灵魂的救赎》 《中州大学学报》2009年2期。
20、《乡土散文写作的探索与误区》,《飞天》2005年11期。
21、《众声喧哗后面的焦虑》,《飞天》2005年2期。
22、《王充闾散文的一种解读》,《山西文学》2005年4期。
23、《浩然:一个时代的结束》,《时代文学》2008年5期。署名:阳光。
24、《象牙塔里的呓语与希望》,《飞天》2008年6期。
25、《打碎文学的名缰利锁》,《文学自由谈》2008年4期。
26、《激情燃烧后的文体探索》,《人民日报》2005年3月31日。
27、《我们为什么没有伟大的战争小说》,《山西文学》2006年4期。
28、《〈平凡的世界〉中的“不平凡”》,《山西文学》2005年2期。
29、《直面文坛的李建军》,《中国文化报》2008年2月19日。
30、《当代文学怎么了》,《时代文学》2009年3期。
31、《个性胡风》,《中华读书报》2009年8月12日。
32、《热爱老大哥与奥威尔》,《书屋》2009年11期。
33、《粗野是一种力量》,《文艺报》2009年7月3日。
34、《〈小团圆〉与张爱玲的创伤记忆》,《中州大学学报》2009年6期。
35、《怀念英雄的时代》,《文艺报》2010年1月13日。
36、《天籁之音,源自何方》,《飞天》2010年5期。
37、《文学的技术与灵魂》,《小说评论》2010年4期。
35《在汉字里回家》,《延河》2010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