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慢性病防治专业委员会简介
为了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和邓小平同志“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指示精神,落实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卫生部制定的“健康中国2020战略”,推动慢性病防治领域健康产业的健康发展。特此设立了全国慢性病防治专业委员会。
全国慢性病防治专业委员会致力于全国性的促进和推动慢性病防治领域健康产业实现产业化的组织。该机构为非独立法人、不从事经营性活动的专业职能机构。
本专业委员会的宗旨是为实现我国慢性病防治领域内的技术产业化,本着促进发展、友好合作的原则,团结全国从事医疗、制药、保健、医学生物制品、养生康复、健身器械等健康产业的团体和个人,共同努力推动慢性病防治领域健康产业的发展,促进全国健康产业进行国内和国际间的技术交流,加快慢性病防治领域内高技术产业化的速度,为我国全民健康和国家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
全国慢性病防治专业委员会的工作职能是:
对全国慢性病防治领域内高科技健康产业的发展进行指导、规范、协调、促进。
工作宗旨:
为促进我国慢性病防治领域的快速发展和相互交流,以及我国全民健康和国家健康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主要工作任务是:
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法规和健康产业发展政策,促进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中国人口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实施;组织专家和专业技术委员会制定和规范行业、产业标准,保证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宣传普及慢性病防治科普知识,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构建慢性病防治领域内高科技健康产业的发展平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推进健康产业快速发展。
工作模式:
政策指导、科普教育、技术交流、帮扶救助、协作联盟。
主要服务对象是:
从事慢性病防治科研、教育及相关产品的生产、销售、服务等慢性病防治领域健康产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社会团体及个人。
本专业委员会遵循“政府行为推动,市场行为实施”的基本模式开展以下具体工作:
1.为各慢性病防治领域内的团体和个人提供政策指导、科技信息、科研成果、和技术,扶植、协调、促进健康产业的发展。
2.组织从事慢性病防治领域内的单位、团体和个人开展国内和国际的学术、科技交流会、研讨会、博览会、科技培训等,不断提高慢性病防治领域内的科技水平和产业化程度。
3.接受政府职能部门或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社会团体的委托,对慢性病防治领域内的科技成果进行鉴定、鉴别、推广、应用、科学规避投资风险,加速本领域内科技成果的市场转化。
4.对慢性病防治领域内的产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慢性病防治专业委员会”的成员、社会团体、科研、企事业、教育单位及个人进行宣传和表彰。
5.协调好慢性病防治健康产业内产、学、研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在政府政策的导向下,加强监督、协调职能、按照市场规律,避免垄断和恶性竞争、创造公平、公正的市场机制。
6.依法保护各成员的合法权益,向政府及有关部门反映和转达成员的合理意见和要求,为成员提供帮助和服务。
7.慢性病防治健康产业开展国内外慢性病健康文化交流活动,编纂、出版慢性病防治、制药、养生、健康运动和生活等方面的期刊与专著,宣传普及基因健康科学知识,贡献于社会。
8.联系和组织国内外的慈善机构和优秀企业进行合作,直接对我国的慢性病群体进行科普宣传以及资金和物质的帮扶救助。
本专业委员会设成员、成员单位、委员、委员单位。
本专业委员会机构设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副秘书长及相关的办事机构,下设各省市地区分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