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目名:雀形目
中文科名:鹡鸰科
中文属名:鹨属
中文俗名:无中文俗名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Blyth,1847
拉丁文名:Anthus roseatus
同物异名:Anthus roseatus Blyth ex Hodgson,1847
英文名:Roscate Pipit
物种特征:体长约15厘米。眉纹显著。繁殖期下体粉红而几无纵纹,眉纹粉红。非繁殖期粉皮黄色的粗眉线明显,背灰而具黑色粗纵纹,胸及两胁具浓密的黑色点斑或纵纹。在手中时,柠檬黄色的小翼羽为本种特征。虹膜褐色;嘴灰色;脚偏粉色。
柔弱的seep-seep叫声。炫耀飞行时鸣声为tit-tit-tit-tit-tit teedle teedle。
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中国;越冬至印度北部的平原地带。繁殖从新疆西部的青藏高原边缘东至山西及河北,南至四川及湖北。南迁越冬至西藏东南部、云南。有迷鸟至海南岛。
甚常见于海拔2700~4400米的高山草甸及多草的高原。越冬下至稻田。通常藏隐于近溪流处。比多数鹨姿势较平。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