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鹿门山怀古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07-0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作品概况作品名称:登鹿门山怀古

创作年代:唐代

作者:孟浩然

作品体裁:五言古诗

作品原文登鹿门山怀古(1)

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2)。

沙禽近初识(3),浦树遥莫辨(4)。

渐到鹿门山,山明翠微浅(5)。

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

昔闻庞德公(6),采药遂不返。

金涧养芝术(7),石床卧苔藓。

纷吾感耆旧,结缆事攀践。

隐迹今尚存(8),高风邈已远(9)。

白云何时去,丹桂空偃蹇。

探讨意未穷(10),回艇夕阳晚。[1]

作品注释(1)鹿门山:在今湖北襄樊市东南三十里。

(2)乘流:乘船渡江。

(3)沙禽:沙洲上的水禽。

(4)浦:水边。

(5)翠微:指青绿色山气。

(6)庞德公:东汉时隐士。南郡襄阳人,夫妻相敬如宾,后来携妻子登鹿门山,因采药而不返。

(7)芝:灵芝草。术,即山蓟。均为滋补植物。

(8)隐迹:指庞德公隐居遗迹。

(9)高风:高尚风操。

(10)探讨:指寻幽探胜。[1]

作品赏析诗歌先写清晨由水路赴鹿门山沿途所见,再写登临怀古和日暮归去的情景。诗人寻访名胜古迹,登临凭吊先贤的行事,感叹古人高风久逝,丹桂犹存,表达对名哲先贤的缅怀。明代李梦阳评价此诗说:“思致郁密。”[1]

作者简介孟浩然(689——740),唐代著名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世称“孟襄阳”,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曾隐居鹿门山,四十岁时游历长安,参加进士科考落榜。他在太学赋诗的时候,名动公卿,满座为之倾倒。后因写诗引起唐玄宗不悦而被放归襄阳,于是漫游吴越一带,游览名山胜水。734年(开元二十二年),襄州刺史韩朝宗约孟浩然一同到长安,准备向朝廷举荐他,但他不慕名利,到期竟然失约不赴,终究还是没有成就功名。孟浩然生活在盛唐时期,早年曾有远大的抱负,但在政治上困顿失意,终生过着隐士的生活。他洁身自好,不乐于趋附权贵,他耿介不随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为当时和后世所倾慕。[2]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