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叶薯蓣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盾叶薯蓣

【别名】黄姜、火藤根

【来源】薯蓣科薯蓣属植物盾叶薯蓣,以根状茎入药。春秋采挖,去净泥土,晒干。

【拉 丁 名】Dioscorea zingiberensis C. H. Wright

【名称考证】枕头根,黄姜,黄连参,地黄姜,野洋姜

【性味归经】甘、苦,凉。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民间反映根茎有滋补作用,但食用过量能引起头昏、眼花等中毒症状;捣烂的根茎可以毒鱼。

【性状】根茎类圆柱形,常具不规则分枝,分枝长短不一,直径1.5~3cm。表面褐色,粗糙,有明显纵皱纹和白色圆点状根痕。质较硬,粉质,断面桔黄色。味苦。

【功用】作为激素类药物的原料药。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用于痈疖早期未破溃,皮肤急性化脓性感染,软组织损伤,蜂螫虫咬。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盾叶薯蓣

(《中国药植志》)

【异名】枕头根、黄姜(《中国药植志》),黄连参、地黄姜野洋姜(《全展选编·外科》)。

【来源】为薯蓣科植物盾叶薯蓣的根茎。

【植物形态】盾叶薯蓣

草质藤本。根茎横生。茎纤细,无毛,有纵皱纹或浅槽,有时在分枝或叶柄的基部两侧微凸出,或具短刺。叶互生,盾形;叶片三角状卵形或长卵形,长5~11厘米,宽4~9厘米,边缘浅波状,基部心形或近于截形,通常3裂,中央裂片先端渐尖,两侧裂片圆耳状;叶柄短于叶片。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序穗状,腋生,有时分枝;花无柄,常2~3朵簇生,仅1~2朵完全发育;苞片膜质,卵形或三角状卵形;花被片6,卵形,紫红色,雄蕊6;雌花序有花6~8朵,花有短柄,花被6裂,雄蕊退化;子房长圆柱形。蒴果干燥后蓝黑色,表面附有白色粉状物,翅近半月形,长约2.5厘米,宽约1.5厘米,顶端微凹,或近于截形,基部狭圆形、种子扁卵圆形,周围呈薄膜状的翅。花期5~8月。果期9~10月。

生于杂木林或林缘的路旁、沟边。分布陕西、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采集】秋季采挖,去净泥土,晒干。

【化学成分】含薯蓣皂甙元。薯蓣皂甙元的含量分别报告为1.05%、3.3%和3.4~4.9%。因薯蓣皂甙元的含量较高,为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的良好原料。

【功用主治】《全展选编·外科》:"治痈疖早期未破溃,蜂螫,阑尾炎。"

【用法与用量】外用:研末调敷。

【宜忌】《全展选编·外科》:"皮肤已破烂及脓已形成者忌用。"

【选方】治各种皮肤急性化脓性感染、软组织损伤,蜂螫,阑尾炎:鲜盾叶薯蓣根茎二至三两,研末与凡士林适量混合调匀,每日一次外敷患处;亦可与菊叶、次黄连或苦参适量,共捣外敷。(《全展选编·外科》)

盾叶薯蓣

(《中国药植志》)

【异名】枕头根、黄姜(《中国药植志》),黄连参、地黄姜野洋姜(《全展选编·外科》)。

【来源】为薯蓣科植物盾叶薯蓣的根茎。

【植物形态】盾叶薯蓣

草质藤本。根茎横生。茎纤细,无毛,有纵皱纹或浅槽,有时在分枝或叶柄的基部两侧微凸出,或具短刺。叶互生,盾形;叶片三角状卵形或长卵形,长5~11厘米,宽4~9厘米,边缘浅波状,基部心形或近于截形,通常3裂,中央裂片先端渐尖,两侧裂片圆耳状;叶柄短于叶片。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序穗状,腋生,有时分枝;花无柄,常2~3朵簇生,仅1~2朵完全发育;苞片膜质,卵形或三角状卵形;花被片6,卵形,紫红色,雄蕊6;雌花序有花6~8朵,花有短柄,花被6裂,雄蕊退化;子房长圆柱形。蒴果干燥后蓝黑色,表面附有白色粉状物,翅近半月形,长约2.5厘米,宽约1.5厘米,顶端微凹,或近于截形,基部狭圆形、种子扁卵圆形,周围呈薄膜状的翅。花期5~8月。果期9~10月。

生于杂木林或林缘的路旁、沟边。分布陕西、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采集】秋季采挖,去净泥土,晒干。

【化学成分】含薯蓣皂甙元。薯蓣皂甙元的含量分别报告为1.05%、3.3%和3.4~4.9%。因薯蓣皂甙元的含量较高,为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的良好原料。

【功用主治】《全展选编·外科》:"治痈疖早期未破溃,蜂螫,阑尾炎。"

【用法与用量】外用:研末调敷。

【宜忌】《全展选编·外科》:"皮肤已破烂及脓已形成者忌用。"

【选方】治各种皮肤急性化脓性感染、软组织损伤,蜂螫,阑尾炎:鲜盾叶薯蓣根茎二至三两,研末与凡士林适量混合调匀,每日一次外敷患处;亦可与菊叶、次黄连或苦参适量,共捣外敷。(《全展选编·外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