奤奤面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关中八大怪之一的“面条像腰带”指的是什么面? 这种像腰带一样的面条,指的是关中地区民间传统风味吃“奤奤面”。关于这种面,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清朝康熙四十三年 (1704年),康熙扮成商人巡视新疆、甘肃,路过陕西潼县鱼池村,住在一家姓房的家中,房家做了一顿家常便饭 “奤奤面”,康熙吃后赞不绝口,并询问做法,主人说了三句话:“红嘴绿叶玉石板,金色鱼儿浮水面,釜中两沸即成餐。”并介绍了原料、辅料和制作要领。康熙回到北京后,还想吃别有风味的“奤奤面”,就命御厨按房家传授的方法制作,但未能成功。康熙又下诏将房氏请进北京为他做面,这才一饱口福。此后,康熙还恩准鱼池村不纳粮,风味小吃“奤奤面”也名声大振。

这种面是用上等白粉、鸡蛋、菠菜、红萝卜及调味品精制而成的,因为面条有一寸宽,一尺长,所以有 “面条像腰带”之说。

康熙字典

【丑集下】【大字部】 奤

--------------------------------------------------------------------------------

【集韵】普伴切,音坢。面大曰奤。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