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思·克雷克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肯尼思·克雷克 [Kenneth John William Craik 1914.03.29-1945.07.05],英国心理学家,在一战开始的那年出生于苏格兰爱丁堡,二战结束的那年因一起车祸逝于英国剑桥。

他毕业于爱丁堡大学哲学系,后转向实验心理学,1936 年进入剑桥大学学习心理学,1940 年在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41 年,他当选为剑桥圣约翰学会会员,更加热心于剑桥心理实验室工作,直到去世。克雷克是一个无可争辩的英才,他的早逝对英国心理学和未来的研究领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他的早期兴趣集中在视觉领域。他有关视觉适应和血缘问题的早期文章为他构思哲学博士学位论文和剑桥圣约翰学会会员资格论文奠定了基础。

他对差别的明度感受性、视觉敏锐性和主观明度的实验,使他认为适当的照明度能将眼睛置于某种感受性广度之内;而且,除了非常暗淡的照明水平外,差别感受性对一个相当于适应性照明度的照明来说是最敏锐的。这一关于视觉差别感受性的研究,以及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皇家空军的利益而从事的应用性研究主要涉及视觉适应性问题。

他在世时完成的唯一的著作是《解释的本质》。在该书里,他提出了以数字计算机类推为基础的人类思维模式。虽然他的解释主要是哲学的,但对战后的实验心理学有着广泛的影响。

在《解释的本质》一书中,他还提出了“心智模式”(mental models)这一概念。他试图对人类认识事物提出一种总体的解释,认为人对世界的表征是通过心智模式这一机制。他认为人类会自动转译外来的事件成为内在的模式,并用它来对事件进行预测、归因,以及作出解释。

克雷克死后几年,他那些未发表的论文和手稿在在 S.舍伍德的编纂下得以出版(1966)。当然,这还应归功于 W.麦卡洛克的积极性。麦卡洛克非常尊重克雷克的创造性,把他看作是控制论的实际创始人之一,认为他在快要完成他的理论研究时不幸遇难,不然的话,他将对心理学理论作出独一无二的贡献。

主要著作:

解释的本质:1943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