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足蜥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双足蜥科(Dibamidae)是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爬行纲、蜥蜴目的1科。有人将其置于石龙子亚目,也有人将其列为一独立的亚目。

种属分布:仅有双足蜥属(Dibamus)等2属,11~16种,是分布于东南亚的穴居蜥蜴。

形态特征:无前肢。仅雄性有短的后肢,眼退化,体小似蚯蚓,从外表上看易与盲蛇、无足的石龙子或小型蛇蜥混淆。1960年在中国广西首次发现白尾双足蜥(见图),体型小,呈蚯蚓状,全长在225毫米以下。周身被有覆瓦状圆鳞。雄性具1对短而扁平的后肢,嵌在肛侧的凹沟内。雌性前后肢均无。头部鳞片少,眼退化,隐于眼鳞下。无耳孔。舌短,前端尖,后端分叉,舌面有横褶襞。齿小而尖,有钩曲。无颞弓。肩胛骨、喙骨和胸骨仅有残迹。腰带有1长的髂骨,与耻骨、坐骨紧密愈合成髋臼。股骨位于体内胫腓骨愈合喙骨仅有残迹。有肛前孔,尾短而钝。营穴居生活,有时到地面活动,常在朽木下边发现。食昆虫。卵生。[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