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阵列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10-1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微阵列英文名称:microarray定义1:将许多核酸片段、多肽、蛋白质或组织、细胞等生物样品有序地固化在惰性载体(玻片、硅片、尼龙膜等)表面,组成高度密集二维阵列的微型生化反应和分析系统。是从一般阵列发展而来的点阵密度极高的阵列,包括基因、蛋白质、细胞和组织等微阵列。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方法与技术(二级学科)定义2:将许多核酸片段、多肽、蛋白质或组织、细胞等生物样品有序地固化在惰性载体(玻片、硅片、尼龙膜等)表面,组成高度密集二维阵列的微型生化反应和分析系统。是从一般阵列发展而来的点阵密度极高的阵列,包括基因、蛋白质、细胞和组织等微阵列。应用学科:细胞生物学(一级学科);细胞生物学技术(二级学科)定义3:一种将核酸序列纵横排列成序地点样在硝基纤维素或尼龙膜上以便核酸分子杂交分析的系统。应用学科:遗传学(一级学科);基因组学(二级学科)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DNA微阵列(DNA Microarray)也叫寡核苷酸阵列(Oligonucleitide array),是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eome Project,HGP)的逐步实施和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及运用的产物,它是生物学家受到计算机芯片制造和广为应用的启迪,融微电子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和光电化学为一体,在原来核酸杂交(Northern、Southern)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是第三次革命(基因组革命)中的主要技术之一,是生物芯片中的一种。该技术的原理是在固体表面上集成已知序列的基因探针,被测生物细胞或组织中大量标记的核酸序列与上述探针阵列进行杂交,通过检测相应位置杂交探针,实现基因信息的快速检测。

DNA微阵列技术的主要流程:

①芯片的制备:DNA芯片的制备方法有光引导原位合成法、化学喷射法、接触式点涂法、原位DNA控制合成、非接触微机械印刷法TOPSPOT和软光刻复制等。目前已能将40万种不同的DNA分子放在1 cm2的芯片上。

②样品的制备:包括样品DNA或RNA的分离提纯和用PCR技术对靶基因片段扩增以及对靶基因标记。

③杂交反应:选择合适的反应条件使生物分子间的反应处于最适反应条件。芯片杂交属固-液相杂交,影响杂交的有诸多因素,其中包括:靶标浓度、探针浓度、杂交双方的序列组成、盐浓度、温度及洗涤条件。

④芯片信号的检测与分析:样品中靶基因与固定在芯片上的探针发生特异性杂交而结合在芯片上的不同点,荧光素分子受特定波长的激发光照射出特定波长的荧光。通过特定的扫描仪获取杂交后的信号,目前用于芯片扫描的芯片扫描仪有:激光共聚焦扫描芯片和CCD芯片扫描仪,得到的数据用一个专门处理系统来对其进行处理,包括芯片数据的统计分析和生物学分析、芯片数据库积累和管理、芯片表达基因的国际互联网上检索和表达基因数据库分析等。

DNA微阵列技术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可一次性检测多种样品,获得多种基因的差别表达图谱,已成功地运用cDNA微阵列同时检测l万多个基因的表达。因此,DNA微阵列是对不同材料中的多个基因表达模式进行平行对比分析的一种高产出的、新的基因分析方法。与传统研究基因差异表达的方法相比,它具有微型化、快速、准确、灵敏度高,以及在同一芯片上同时大信息量平行检测的优势。DNA微阵列技术在基因表达图谱的绘制、寻找目的基因和功能基因等研究方面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其不足之处在于所点样的序列并不都是试验需要检测的,且试验所需要的分析仪器比较复杂。另外,DNA微阵列技术在分析低丰度转录体方面比较有限,要确保某种低丰度转录体包含于DNA微阵列上,需挑选非常大量的克隆进行扩增点样.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