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糯1号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10-1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北京农学院农学系以微糯×山西白糯后代形成的二环系为母本,以MO17白糯为父本,于1996年选配杂交而成。主要培育人有:于同泉 张培忠 白宝良 马德洋 刘玉芬[1]

春播生育期约106天,播种至收获青穗需90天左右;夏播生育期约100天,播种至收获青穗约85天。全株19片叶。叶片收敛上举。苗期生长较慢,喇叭口期生长加速,需水需肥量较大。株高在230~240厘米之间,穗位高100~105厘米,茎粗4.5厘米。雌穗穗柄长4厘米左右,苞叶紧,无秃尖,有剑叶,花柱浅黄色。果穗长筒型,活秆成熟。穗长22~23厘米,粗4.8~5.2厘米,穗行数12~14行,穗轴红色。籽粒半马齿型,象牙白色,种皮极薄,粘性强。百粒重31.2克。茎秆粗壮坚硬,根系发达,气生根10条左右,有极强的抗倒伏性。抗玉米大、小斑病和青枯病、丝黑穗病。对光、温条件不敏感。籽粒胚乳中含有88%~94%的支链淀粉。每百克样品中约含蛋白质11克,维生素B10.6毫克,胡萝卜素0.2毫克,可溶性多糖7克。开花授粉后20~24天为最佳收获时期,净鲜果穗单重300~350克,亩产鲜果穗(净穗)1200~1300千克。

需与其他玉米隔离种植,空间隔离距离约300米,时间隔离为20~25天;种植密度为3300~3500株/亩,亩用种2~2.25千克;农家有机肥作底肥,亩施5吨,外加磷酸二铵20千克/亩。喇叭口期~拔节期追施尿素15千克/亩,抽雄后追施碳铵10千克/亩;要及时拔除分枝,中耕培土,防治玉米螟,除去田间杂草。制种时,父母本相间种植,母本与父本行比为4:2,父本晚播7天。反交可父母本同期播种。产种量为150~175千克/亩。适于在东北、西北、华北等地中等偏上肥力的地块种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