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先天性血管萎缩皮肤异色病、萎缩性皮肤异色病和白内障概述1865年由Rothmund首次报道。
先天性血管萎缩皮肤异色病是一种具有皮肤异色病、身材矮小、幼年白内障、毛发稀少、光敏等表现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临床表现(一)患者从婴儿期开始,在脸、颊、臀两侧起朱红色,表面肿胀的斑片,稍晚在四肢伸面出现同样皮损。在童年时皮损发展成网状或雨点状色素沉着,中间有毛细管扩张,点状或细条状的萎缩脱色斑。在额、耳、鼻、颏、颈、躯干和四肢屈面,这种皮肤异色变化较轻。日久可在皮损中出现鳞屑或疣状角化损害,偶变上皮癌。
皮肤异色病为本病常有的表现。约半数患者身材矮小,各部匀称或前臂、手和小腿较短小、肥圆和发绀,手纹模糊不清,半数患者尚有幼年白内障,可为前囊下、核周和后星状白内障。有些病人的角膜有变性表现。约1/3患者有局限性骨缺损,在四肢远端缺骨、骨发育不良或畸形,如指骨短或缺,跖骨裂开,或畸形,四肢两侧长度不等,盆骨、长骨有囊性损害等。约1/3病人有光敏感,受晒部位红肿起疱。
(二)约1/4患者有性腺功能不全,内或外生殖器发育不良,女的可无月经,男的有隐睾。
(三)约1/4患者的指甲生长不良,甲面粗,有纵纹,甲肥厚或萎缩。约1/6病人牙发育不良,牙小,不出牙或畸形。鉴别诊断本病应和成人早老病和幼年早老病相鉴别。治疗患者应避强光曝晒,搽防光剂及滑润剂,治白内障和矫正畸形。预后一般预后较好。应注意防晒和皮肤保护。参考文献刘权章:《临床遗传学彩色图谱》,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P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