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行只是一个有形象的的比喻的动名词,它表现的是文化与习惯的传播。顾名思义这就是所谓的"流行"都是有源头的。比如一些不合时宜的新兴事物,经过了某些特殊的途径引起了所谓上层人士的注意,后来绝大多数的人开始关注它使用它了解它,所以流行是一个很广义的词它可以改变我们现在的生活习惯。人类的文明与文化就是(出现——流行——发展——普及)的过程。
从中我们可以看的这个世界有两种人:一种是带动和改变流行的人;二在后面永远吃灰的。
现在的多数所谓追逐流行的人,认为流行是时装、时髦、消费文化、休闲文化、奢侈文化、物质文化、流行生活方式、流行品味、都市文化、次文化、大众文化以及群众文化等概念所组成的一个内容丰富、成分复杂的总概念。这个总概念所表示的是按一定节奏、以一定周期,在一定地区或全球范围内,在不同层次、阶层和阶级的人口中广泛传播起来的文化.
《韩非子·八奸第九》中的“流行”六曰“流行”。何谓“流行”?曰:人主者,固壅其言谈,希于听论议,易移以辩说。为人臣者求诸侯之辩士,养国中之能说者,使之以语其私——为巧文之言、流行之辞,示之以利势,惧之以患害,施属虚辞以坏其主,此之谓“流行”。
译:
第六种叫“流行”。什么叫“流行”呢?回答是:做君主的,本来就壅塞于言论,很少听到别人的议论,所以很容易被动听的言说打动而改变主意。作为人之臣属到处寻求各诸侯国的能言善辩之人,供养一些国内的说客,派他们为自己的私利去进说——用巧妙文饰的语言、用社会上流行的言词,表现出各种利害关系,使人害怕祸患,杜撰虚假的言辞来损害君主,这就称之为“流行”。
流行(epidemic)的流行病学含义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水平如3~10倍时,称流行(epidemic)。
流行的判定应根据不同病种、不同时期、不同历史情况进行。
有时疾病迅速蔓延可跨越一省、一国或一洲,其发病率水平超过该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流行水平时,称大流行。
如流感、霍乱的世界大流行。
流行又称时尚,是对一种外表行为模式的崇尚方式。其特征是新奇性、相互追随仿效及流行的短暂性,如年年有其崇尚的流行色。
社会成员对所崇尚事物的追求,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时髦是非理智的与过渡性的行为项目或行为模式的流传现象。这种行为模式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无阶级性。在各种不同的阶层、阶级意流传。它的发起人通常是社会名流,一旦开了风气就成为他们寻求地位或自我表现的手段。
二是文明开放的社会都有的现象。其产生、流行与社会文明成正比;其流传的范围,可以跨越国家,广为流行。
三是以持续时间讲,时髦现象处于风格与时尚之间。
四是自我宣扬的工具。借着时髦,标新立异、提高社会地位,但仍保留着原团体中一分子的地位,所以,它是自我个体化的手段。
五是模仿与暗示性强烈。如时装、化妆品等物质的流行,旅游、歌曲等行动的流行,消费观念、生活追求等社会风气的流行。
六是时髦行为具有抒情性,是一种发泄不满或压抑情绪的社会运动。
时髦与时尚最显著的差别是时尚所流行的项目对社会来讲,微不足道,影响很小,时尚仅仅流行于某一阶层、社区或某一同质群体;而时髦则流行于社会各阶层与异质群体之中,时髦的流传时间显示出有组织的特性。
流行具有以下几个特性:
新异性——流行的内容必须是新近发生的新颖样式;
一时性——流行的整个过程在社会生活中显得非常短暂;
现实性——流行突出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和文化背景;
琐碎性——流行围绕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兴起和消亡;
规模性——流行要有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参加。
时髦职场流行语In or Out:流行或者过时
香港人甄荣辉说:在香港,谁还在谈论移民海外?现在的热门话题是:你北上了吗?所以,2003年,“IN——北上内地”和“OUT——移民海外”也就格外流行。之所以“hot”,还在于前者代表流行,后者代表过时。相信没有人愿意落伍吧!
流行指数:★★★★★
AA制:经济模式
当然,传统意义上的AA制大家都非常明白了。只是当你听到:“亲爱的,让我们AA制”时,这就是近来流行的一种新的家庭经济模式了。大体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每月各交一部分钱作为“家庭公款”,以支付房租水电费等,其余各自料理;另一种是请客、购物、打车等费用自理,只在买房、投资等大项目上平均负担。
流行指数:★★★★☆
FT(faint的缩写):晕
尽管你可以不喜欢崇洋,尽管你也向来不媚外,尽管我从来没有留过洋,尽管……但是FT在年轻人中太著名了:一见面我就FT……
流行指数:★★★★★
GOOD:工作
知道“GOOD”与“good”的区别吗?GOOD是“Get-Out-Of-Debt”的缩写,意为“偿清债务”。有的人从事着薪水、待遇很高的工作,但只是为了偿债务。一旦偿清,他就会离开;而从事着“good”工作的人,则是真的喜欢这份工作,不会因为钱而离开。
流行指数:★★★★☆
Sick:病人
这当然不是指真正的病人,而是指那些不想上班或上学,谎称有病而泡病假的人。
流行指数:★★★☆☆
去“HAPPY”吗?
当有女同事互相问着“去HAPPY吗?”时,身为男同事的你千万不要轻易张口搭茬儿:“去哪儿HAPPY?我可以同去吗?”说不定,女同事齐刷刷的白眼白得你个满腹委屈、满脸尴尬。原来,身为白领的女同胞们,为免在“公共场合”呼朋引伴相约同去洗手间的不便,于是演绎出“去HAPPY吗”这个“文雅”用语。
流行指数:★★★★☆
B4:在……之前
这两年,青春偶像组合以字母和数字结合命名的还真不少,先是红透大江南北的F4,后是凭《青苹果乐园》“小荷才露尖尖角”的A5,于是B4应运而生。不过,这里的B4可不是组合的名称,而是手机短信的代码,4的英文是four,B+four读起来不就是Before(在……之前)了吗?不要怪“拇指族”花样太多,实在是手机短信寸土寸金,不得不想尽办法节省空间。现B4异曲同工的缩略语如CU(SeeYou再见)等也在手机短信里频繁出现。
流行指数:★★★★★
VIP:搞笑之人
VIP可是个常见词,健身房、餐馆、酒吧的贵宾卡上都少不了这个醒目的标记。不过这个词在2003年已经有了旧瓶装新酒的意味了。这要归功于美国中央司令部发言人布鲁克斯准将。2003年4月12日,布鲁克斯代表美国中央司令部亮出扑克牌通缉令,令全世界关注伊拉克战争的人都感到意外,更令人惊讶的是,在伊拉克战争中曾对美军大放厥词的伊拉克前新闻部长萨哈夫居然榜上无名。对此,布鲁克斯的解释是:“HeisaVIP—aVeryInterestingPerson,butnotaVeryImportantPerson.(他是一个有趣的人,但不是一个重要的人)”从此,VIP除了贵宾之意,又有了“有趣、搞笑之人”的意思。
流行指数:★★★★☆
Townhouse:烫耗子
今年房地产最流行的是Townhouse,俗称“烫耗子”,也叫“联排别墅”,一栋小洋房,带花园带车库带阳台,分成左右两户,比独门独户的别墅便宜,不过也几百万总是要的。
流行指数:★★★★★
Mall:茂
销品茂(Shopping Mall)在中国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业态了,但国内的“造茂”之风是愈刮愈烈。在一份“中国部分在建、待建Mall排行榜”上可以看到,除了上海和北京,青岛、温州、西安、东莞等城市也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造茂”运动,而且这个排行榜的排名几乎每隔几天就要变动一次。虽然一些经济学家很担心这些“茂”最终会变成“病猫”或者“死猫”,众多投资者还是乐此不疲。Mall的原意是购物林荫道,能提供给顾客闲庭信步、而又不用经受雨雪风霜之苦的购物乐趣。现在我们造的“茂”实现了这一点吗?大家到上海的几个“茂”逛逛就知道了。
流行指数:★★★★★
WDM:王大妈
“王大妈”是一种集中了W(沃尔玛)、D(戴尔)、M(麦当劳)管理精髓的营销模式,即沃尔玛的规模经营、戴尔的个性化定制和麦当劳的标准化服务,把三家公司的首字母拼在一起,就组成了“王大妈”。当上海某电脑营销大户采用这种营销模式时,圈内人便戏称“王大妈卖电脑了”。
流行指数:★★★☆☆
Moonlighter:月光人
2003年7月,上海推出了允许在职人员向企业出资入股的新政策,鼓励在职人员帮别人打工的同时,自己开公司、自己做股东、自己做董事、自己做……各行各业的兼职者猛地增加了,与兼职有关的词汇也便常常挂在人们嘴边。英语里的“moonlight”就是其中最生动形象的。Moonlight原意为月光,引申为“从事第二职业”,比如“She has been moonlighting as an accountant at a restaurant in the evenings.”意思是:她晚上在一家餐馆做兼职会计。说来也是,既然是兼职,当然白天得先做好本职工作,只能等月亮升上天后,才有空做第二职业,所以兼职者又称“moonlighter”,也就是“月光人”。
流行指数:★★★☆☆
Atypical:非典型
在SARS这一说法被WHO(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下来之前,国内的一些英文媒体对“非典型性肺炎”的说法是Atypical Pneumonia,后面这个单词比较难记,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不过前面这个词atypical(非典型)倒是在网络上热了一阵子。恐龙们称自己是“Atypical beauty”(非典型美女),青蛙们则称自己是“Atypical apollo”(非典型帅哥)。
流行指数:★★★☆☆
OT:加班
岁末年关,又到了各个公司加班加点的高峰期,常常可以听到不同公司的员工比较自己的OT费。原来,OT就是overtime,加班时间的意思,有时候也就引申为“加班”了。相对应的,OP就是Over Pay,超标准薪水;OQ就是Over Qualify,能力过于出众。
流行指数:★★★★☆
Anyway:无所谓
Anyway的意思是:无论如何。它在英文里是一个表示转折的语气副词。现在大家接触的英文电影比较多,所以说话的时候也常常喜欢插上这么一句,而且要配上老美的经典动作——耸肩。
流行指数:★★★★★
Who Cares?:谁在乎?
比起anyway,Who cares(谁在乎)中玩世不恭的态度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有些人对它的滥用已经到了令人摸不着头脑的地步。一张电子贺卡,一共两句话。第一句:Happy New Year;第二句:Who cares?想想也不明白,如果你不care,干吗发这么一张卡过来呢?BBS上也有很多类似的情况,帖子里一本正经地讨论面试、考研、出国,完了却来一句Who cares。Who cares似乎成了一个毫无意义的口头禅,随处可见。
流行指数:★★★★★
Sigh:一声叹息
Sigh本身就表示叹气,一般出现在短信、BBS里也就是表示这个意思。这个词流行起来也许是因为人们心里有太多郁闷的事,一声“唉”仍不能发泄,所以要“sigh”一下,顺便装装深沉。
流行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