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刹云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10-1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宝刹云幡,宜章八景之一。

宝刹云幡一景,县城西宝云山上的宝云寺。

北宋仁宗(1023-1062)年间,有了峰道人行至宝云山,见其山颇有神仙仙景之概,林木扶梳,瑶草萋萋,彩云缭绕,禽鸟鸣唱,一片祥和景象。于是,四出化缘募捐,建起了宝云寺,一为修身,二为万民祈福,一年四季香火鼎盛。宝云寺前竖有一旂幡,直插云霄,雄伟壮观的宝云寺,红墙绿瓦,四周古木苍天,瑶草花卉,奇禽异兽,往来飞奔,相处和谐。一年四季,香烟缭绕,彩云飘渺,寺庙淹映于雾霭之中,时隐时现,唯有旂幡迎风飘扬。故有:宝云古刹,隐入香烟彩云之中,只见云幡,难见宝刹,是为宜章一个独特景观。在宜为官的历代官宦、文人学士、以及外地游人都要到此礼佛瞻仰,留下许多诗词。

其邓尚书到此游览后,形象地写道:

丛林昔阐给孤园,梵呗琅玡佛氏尊。

地拥金莲云入座,天分旗节翠凝幡。

浓阴黯淡旃檀霭,清景飘摇宝带繁。

今日神宫亦消歇,独留山月照空门。

(此景到明代时即开始凋零,作者需要在突出烟云掩映古刹、旂幡飘摇云间特色外,可采用虚拟笔法、扩大想象空间进行点缀加工描绘。)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