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扁豆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山扁豆

【别名】假牛甘、鸡毛箭梦草、挞地沙、细杠木、砂子草、细密梳、细柑木、蛇谷草、野通草、地柏草、水皂角、黄瓜香、茫喜、蛇药、疳草、下通草、鱼骨折、红霜石、苦麦草。

【汉语拼音】shan bian dou

【英文名】Herb of Sensitiveplant-like Senna

【拉丁植物矿物名】Cassia mimosoides L.

【来源】为豆科决明属植物含羞草决明.,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洗净晒干。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全草,扎成把,晒干。

【形态】一年生或多年生半灌木状草本,高30~45厘米。茎细瘦,多分枝,被短柔毛。双数羽状复叶互生。夏季于叶腋开花,单生或数朵排成短总状花序,花瓣5,黄色。荚果扁平微弯,稍似扁豆,因而得名,内有种子约20粒。

【归经】肝;肾;脾;胃。

【功效分类】清热燥湿药;利尿药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通便。用于肾炎水肿,口渴,咳嗽痰多,习惯性便秘,毒蛇咬伤。

【性味】甘、微苦,平。

【用法用量】 3~6钱,水煎服,亦可代茶饮用。

【各家论述】

1.《南宁市药物志》:清热,消食,生津。治疳积,止烦渴。

2.《广东中药》:治劳伤积瘀,内伤咳嗽。

3.《贵州草药》:清热消肿,利水通淋。

4.《广东中草药》:清热解毒,消积。治毒蛇咬伤。

5.《广州植物志》:山扁豆,印度有用其根以治胃痉挛。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