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 chinese)→ 鞍龙
其它中文名称( chinese[other])→ ...
拉丁文学名( name)→ sellosaurus
发音( pronounced)→ sell-oh-sawr-us
含义( meaning)→ 鞍/鞍座 saddle来自古英语sadol,与拉丁语sedere“坐”同源
目( order )→ saurischia 蜥臀目
亚目( suborder)→ sauropodomorpha 蜥脚型亚目
类( infraorder)→ prosauropoda 原蜥脚类
属( genus)→ sellosaurus 鞍龙
模式种( type species)→ s. gracilis
其它种( other species)→ ....
错误归属种( misassigned species)→ s. fraasi=s. gracilis
s. hermannianus=sellosaurus gracilis
时代( period)→ 三叠纪晚期 middle norian
分布( found in)→ 德国
发现地层( stratum)→ ...
食性( diet)→ 植食
典型体长( length)→ 长6.5米
推测体重( mass)→ ...
发现者( discoverer)→ von huene, 1908
命名者( first described)→
von huene, 1908
鞍龙(属名:Sellosaurus)是一种原蜥脚下目恐龙,生存于三叠纪的欧洲,约2亿2500万年前。鞍龙身长约7米,高度约2.1米,重量约900公斤。如同其他原蜥脚类恐龙,鞍龙也拥有拇指指爪,可能用来自我防御,或是捡取食物用。鞍龙的外表类似板龙,但两者的演化关系仍未定。鞍龙与板龙的最大不同在于异型齿,鞍龙的前后牙齿形状有明显不同。
发现鞍龙是种著名的原蜥脚类恐龙。目前已经发现超过20个骨骸,过去曾包含三个种。化石发现于德国的Nordwurttemberg,年代属于三叠纪晚期。
另一种原蜥脚类恐龙埃弗拉士龙也被发现于同一地层,过去长久以来被认为跟鞍龙是同一种动物,但最近已被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