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铜辟邪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辟邪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似狮而有双翼,头生两角。这种翼兽始见于周代铜器上,具有祛禳除恶的功能。在汉代绘画、石刻、铜镜纹饰屡见,但铜辟邪却十分罕见。

1967年8月,安徽阜阳城南刘家坟一号东汉砖室墓出土了大量文物,其中出土了一件青铜辟邪。这件辟邪前踞后蹲,昂首怒目,敛翼长啸,张嘴吐舌,利牙外露,双眼突出,两耳竖起,似欲扑击。唇下长须,四肢肥硕粗壮,背上分铸出扁方体和圆柱体中空的插筒各一个。全身毫毛皆现,两后肢间生殖器刻雕逼真。惜出土时被农民打磨,体表锈层、花纹大面积脱落,甚为遗憾。

汉人认为人死后地中之凶煞厉鬼方良(罔两)妨碍灵魂升仙,因而在墓室死者旁(一般放在死者头部正前方)摆放辟邪,防御地下鬼怪群凶,也防止墓主灵魂进入阳间作怪害人。

该辟邪背部铸有扁方形、圆形中空筒各一个,且圆筒高于扁方筒,有研究者推测为两器物的插筒,辟邪插筒内还应承受某种配件。我们认为此辟邪背部的上述铸制应与汉人羽化升仙的迷信思想有关。汉人葬俗中的傩(nuo)仪驱鬼是为死者灵魂升仙清除障碍,辟邪既然能去恶除鬼,长久地守护墓主灵魂不受厉鬼方良侵扰,当然也能成为墓主羽化升仙的媒介和工具。汉人的思维世界里将墓室内部构筑成一个完整的阴世空间,在此灵魂可以由墓室进入仙境,两中空柱体,喻示墓主灵魂升天的通道,扁方之“方”喻指阴间地界,圆筒之“圆”喻指升天仙境,这种构铸与古人“天圆地方”的观念吻合。通过这种铸制,一件辟邪的镇墓除凶与引导墓主升仙两种丧葬功能便巧妙地融合起来。

河北中山国墓葬中,曾出土过一件银镶嵌双翼神兽器座,汉代武氏祠壁画石刻上时见其图像。联系南朝陵墓前石兽的形体,本文介绍的铜辟邪,似为承前启后的一个环节,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