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激素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2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昆虫的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经体液运至全身各处 ,对昆虫的生理机能、代谢、生长发育、变态、滞育、生殖等起调节控制作用。已发现有20余种。昆虫的主要内分泌器官包括咽侧体、前胸部腺、心侧体、生殖腺、脑神经(内)分泌细胞、食管下神经节分泌细胞,各神经节的分泌细胞等 。

昆虫的内分泌器官分为两大类:①神经分泌细胞,如脑神经分泌细胞。②腺体内分泌器官,如咽侧体。由昆虫内分泌器官所分泌的激素及其作用并不相同,例如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脑激素。

从化学性质上可将昆虫激素分为三大类型:①蛋白质类,包括肽类,如脑激素、滞育激素 、激脂激素等 。② 甾醇类,如蜕皮激素。③萜烯烯类。如保幼激素。

昆虫激素对某一生理过程起调节作用时,常常由几种激素共同组成内分泌调节系统,例如,脑激素-蜕皮激素-保幼激素调节系统共同控制昆虫的变态过程。

激脂激素(AKH )是蝗虫在飞翔时分泌调节脂类利用的激素。滞育激素引起昆虫的滞育。滞育是昆虫在进化过程中对环境刺激的一种适应反应。滞育激素除诱导蚕卵滞育外,还能促进蛹卵巢中海藻糖酶的活动,刺激体液中3-羟基犬尿氨酸输入蛹卵巢中,增加卵巢中发育卵的3-羟基犬尿氨酸的积累,结果使滞育卵形成眼色素。后肠灵能促进肌肉活动,使后肠的纵肌产生缓慢收缩。利尿激素能加快已进食昆虫的马尔皮基氏管排泄的速度。该激素是由脑神经分泌细胞、食管下神经节、心侧体、胸神经节、腹神经索等神经节中释放出来的。昆虫蜕皮时由于表皮骨化和暗化,将伸展开的新表皮硬化而稳定下来。表皮的硬化和暗化牵涉到表皮的骨化作用,表皮蛋白质的变化。在色素特别是黑色素的沉积过程中鞣化激素起着关键作用。蜕壳激素是调节昆虫所有的幼虫态、蛹态以及成虫态蜕去旧壳行为的激素。将调节成虫态从蛹壳或末龄幼虫旧壳中羽化出来的调节激素,特别称为羽化激素 。

此外,昆虫激素如围蛹形成因子、表皮塑化因子、似胰岛素激素、似胰高血糖激素、卵巢静态激素、睾丸激素等均有一些报道。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