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定会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奥斯定会(Augustinian Order)

天主教托钵修会之一。一译奥古斯丁派。原指遵从奥古斯丁所倡守则的天主教隐修士。守则内容主要为按福音书所说抛弃家庭、财产而追随基督,在教会内集体过清贫生活,脱离世俗事务;除日常祈祷外,从事济贫和传教工作等。最初在非洲教会内实行。奥古斯丁死后,传入意大利和法国,继由圣巴特里克传入爱尔兰和英国,又在西班牙和德国得到发展。原先各地自成组织,皆称奥斯定会。1256年,教皇亚历山大四世加以联合统一,并于同年发布《教会许可》通谕,准其为正式之修会。与加尔默罗会、方济各会、多明我会合称天主教四大托钵修会。12世纪,该会曾传入东欧。13世纪中叶,有会士3万余,修院2000多所。14世纪末设女修会。1401年获教皇卜尼法斯九世批准。16世纪进行整顿和改组。1588年,在西班牙又出现重整奥斯定会。18世纪末在法国被取缔,1836年在西班牙和葡萄牙也遭抵制。以后又逐步恢复。1925年全世界有其会、院500多所,总部常设罗马。

明万历三年(1575)起,西班牙奥斯定会士多次由菲律宾进入中国福建,未得驻留。清康熙十九年(1680)始在广州成立传教据点,以后曾在湖南的常德、澧州和岳州设立教区。1930年西班牙重整奥斯定会来华传教,曾在河南归德设立教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