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本位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11-0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货币本位是一国规定的标准货币的货币制度。是指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国家出于经济条件或政策上的考虑,用法律的形式将本国货币与之固定地联系起来,作为衡量价值的标准,以及国际交易的最终清偿手段。

其特点是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即用它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债权人不得拒绝接受。非本位货币不具有这种能力。当被用于流通和支付时,超过一定数量的非本位货币,债权人可以拒绝接受,因而被称为“有限法偿”制度。

国际货币本位是在国际上占据中心货币地位的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制度。它首先必须能在世界上自由兑换;其次,还必须占据国际中心货币的地位,能充当国际商品的价值尺度或价格标准,并成为各种货币汇率计算的中心。充当这种中心货币的曾经有贵金属——黄金,也有因历史、经济和现实原因形成的某些国家的纸币。

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在我国境内具有广泛的流通性。因此,《会计法》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我国境内各单位的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帐本位币,单位的一切经济业务事项一律通过人民币进行会计核算反映。因而这种货币制度称为货币本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