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雷维什-辛格假说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11-0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简介1949年联合国的一项研究表明:英国的贸易条件从1870年的100上升到1938年的170。由于英国出口制成品,而进口发展中国家的食物和原材料,所以阿根廷经济学家普雷维什和德国经济学家辛格,由此得出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从100降为59,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是恶化的。这两位经济学家在1950年分别提出了发展中国际在几十年来一直呈现商品贸易条件(净贸易条件)恶化的趋势,即“长期贸易条件恶化论”,或称“普雷维什-辛格假说”。

基本观点普雷维什—辛格假说认为,如果初级产品的供给是相对缺乏价格弹性的(与工业品相比),世界需求的波动会使初级产品的价格波动大于工业品。如果贸易自由化鼓励初级产品的专业化,这意味着它将增加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不稳定性。然而,Matthias Lutz 和 Hans Singer (1994年)的发现实际上恰好相反——开放有轻微的降低不稳定性的倾向,而Easterly 和 Kraay (2000年)没有发现贸易条件可变性与国家大小之间有关系(而国家大小又与开放程度相关)。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