蠡口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11-0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基本信息【名称】《蠡口》

【年代】北宋

【作者】郑獬

【体裁】七言绝句

作品原文蠡口①

千重越甲夜围城②,战罢君王醉不知③。

若论破吴功第一,黄金只合铸西施④。[1]

作品注释①蠡口:在江苏吴县,传说范蠡在灭吴后从这里乘船隐于太湖一带。

②越甲:越国的军队。夜城围:夜里把城包围了。

③君王:吴王夫差。

④合:应该。西施:越国美女,勾践听从范蠡的计策,把她送给夫差。[1]

作品简析这是一首观点新颖独特的咏史绝句,有点杜牧咏史绝句的味道。

此诗前两句叙事,简要回顾越国破吴的历史:范蠡率领越国大军,连夜将姑苏城团团包围了起来,一场战斗刚一结束,吴王夫差又沉湎于酒色之中。这样写虽然并不完全符合史实,但却抓住了夫差的致命弱点。这叫以点代面,或者说是攻其一点,不管其余。陆龟蒙《西施》中的“夜半娃宫作战场,血腥犹杂宴时香”和这两句颇为相似。诗和传写法之不同,由此可见一斑。

后两句议论,诗人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报仇”,文种、范蠡的文韬武略,统统一笔抹倒,一反传统女人祸国论,归功于西施,没有独到的眼光,是不可能这样写的。《东周列国志》上就写了勾践夫人恶狠狠地说:“此亡国之物,留之何为?”“负以大石,沉于江中”。郑獬的见解远远高出冯梦龙,而且比罗隐《西施》“家国兴亡自有时,时人何苦咎西施!西施若解亡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更进了一步,认为西施不但无过,反而有功,而且是首功。

杜牧《赤壁》中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社锁二乔”也是以美女写国家兴亡,但写法与意思都不同于此诗。咏史诗当以独到、警策为第一。[1]

作者简介郑獬

(1022-1072)北宋文学家。字毅夫,号云谷。江西宁都梅江镇西门人,因他的祖父前往湖北安陆经商,便寄居于此。郑獬从小学习刻苦,勤奋上进,公元1052年(皇祐四年)中湖北乡试举人,次年,赴京会试,经殿试中进士一甲一名,即状元。此后,任陈州(今河南淮阳)通判,荆南(今湖北江陵)和开封知府,后入朝为度支判官,入值集贤院,主持修撰皇帝起居注,起草诏诰,享正三品。善诗文,《宋史》称其“词章豪伟峭整,流辈莫敢望”。所著《郧溪集》三十卷,《觥记注》、《幻云居诗稿》各一卷并行于世。[2]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