璞玉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璞玉(pú yù)

词义解释1.包在石中而尚未雕琢之玉。

未经加工的玉,也称玉石。《汉书·西域传·于阗国》:“其东,水东流,注盐泽,河原出焉。多玉石。”注:“玉石,玉之璞也。一曰石之似玉也。”

2.比喻尚未为人所知的贤才。

璞玉指天然形成,尚未经雕琢过的美玉。

所谓的"璞玉"实际上是带有皮壳的玉石,也只有水石和由于沉积作用形成的玉石才有皮壳.

我国很多地方都有产出,比如新疆有软玉水石产出,辽宁岫岩有河摸料产出(带皮壳的岫玉),湖北有结核绿松石产出,云南,福建和广州的珠宝交易中心等各个玉石交易集散地都有带皮壳的翡翠(全带璞的叫蒙头料,是赌石的一一种)出售

3.清代小说《一层楼》和《泣红亭》的主人公璞玉

《一层楼》和《泣红亭》是清代蒙古族小说家尹湛纳希所写的长篇小说。《一层楼》的故事沿着璞玉和炉梅﹑琴默﹑圣如的爱情线索展开的。而最后以璞玉之父﹐为攀附权贵﹐给璞玉娶了节度使之女苏姬为妻﹐三个姑娘星流云散﹐小说以悲剧告终。《泣红亭》以璞玉访炉梅﹑琴默﹑圣如的踪迹开始﹐描绘了三个姑娘的悲剧命运。三人经过一番波折﹐最后终于都和璞玉成婚﹐以大团圆的喜剧结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