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髻鲨属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分类地位:双髻鲨属(Sphyrna;hammerhead sharks)是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软骨鱼纲、真鲨目、双髻鲨科的1属。

种属分布:约有10种,中国有5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各海区。化石见于白垩纪至上新世。

形态特征:外形奇特,头前部向两侧突出,状如铁锤。眼圆形,瞬膜发达,位于头侧突出的两端。喷水孔消失。鼻孔端位,或近于眼或近于吻端中间。口宽大,弧形,唇褶不发达或只见于口隅。鳃孔中大,最后2个位于胸鳍基底上方。背鳍2个,无硬棘;第一背鳍大,位于体腔前半部上方;第二背鳍小,起点前于或后于或与臀鳍起点相对。尾椎轴上翘,尾基上、下方各具1凹洼。尾鳍下叶前部显著三角形突出。胸鳍大或中大。卵胎生或胎生。

生活习性:常居深处,有时成群上升。性凶悍,主要捕食鱼类、头足类和甲壳类等,也有袭击人类的记载。

常见种类:锤头双髻鲨(见图)吻端中间圆突,头侧突出宽大,前缘波曲。路氏双髻鲨一般体长1米左右,重5千克,大者长达4米重达50千克。吻端中央凹入,里鼻沟显著。沿岸各海都产,数量颇多。无沟双髻鲨里鼻沟消失,只留痕迹。丁字双髻鲨头特别宽,呈“丁”字形,鼻孔距吻端中间比距眼为近,只见于南海,较罕见。

价值:肉供食用,肝可制鱼肝油。[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