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教授张咏梅基本信息
姓 名:张咏梅
出生年月:1964年9月
籍 贯:青海省
职 称:副教授
所在研究所:兰州大学社会学与人口学研究所
研究领域:社会学
学术特长:1985年获哲学学士,之后从事哲学教学与研究。1993年获得理学硕士学位,专业方向为“人口、资源与环境”,之后从事十多年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方法、人口学、市场调查等课程的教学。
自1996年至今,为包括房地产、通信、百货零售业等十多个行业的数十家在兰企业进行市场调查与市场营销服务,积累了丰富的市场调查与市场营销经验。
自2004年始,开展有关自然资源管理与环境问题研究,并由此连带出关于农村贫困社区、城市农民工问题、城市社区发展等领域问题的关注与研究,在以上领域主持或参与研究项目六个,出版专著一部,撰写研究报告五个,发表论文四篇。
2006年以来,较多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关注西部社会发展,主张研究成果和研究活动贴近生活,为改变社会现状、解决社会问题而采取干预行动。2006年初,以研究报告《兰州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引起甘肃省委和兰州市教育部门的重视,并与政府共同探讨,促使兰州市教育部门出台了相关政策,起到了政策倡导作用;2008年,发起甘肃康辉旅行社参与“消除白色污染,使用布袋购物”的公民环保行动,试图在西部社会发展与环境和谐问题上既开展一系列的研究,也将研究成果不断转化为现实的力量。
学术兼职:1.甘肃省社科联、兰州市科学院特聘研究员。2.兰州市社科基金评审专家
工作简历
1981.9—1985.7 兰州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学习
1985.7—1990.9 兰州大学马列教研室任教
1990.9—1993.6 兰州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习
1993.7—至今 在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任教
1996—2004 兼任兰州成功策划营销广告公司市场调查总监、副总经理
主讲课程
硕士生课程:人口学基础(基础理论课)、社区问题研究(专业课);本科生课程:社会学概论(专业基础课)、市场调查方法(专业课)等。
获奖情况
(1)2004年获甘肃省优秀教学成果奖(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设计与实践),二等奖,2/5
(2)2007年获甘肃省优秀社科成果奖(城市流动人口婚姻家庭关系变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二等奖,1/2
科研项目
(1)兰州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调查研究,香港乐施会,2005.9~2006.9,本人承担经费8万元,1/5
(2)中国西南西北以社区为本自然资源管理的对比研究,福特基金会,2006.3~2007.8,本人承担经费4万元,2/4
(3)西北农村发展人才培训市场需求评估,福特基金会,2006.3~2007.3,本人承担经费2.4万元,2/3
(4)甘肃省烟草局客户满意度调查,甘肃省烟草局,2007.12~2008.2,本人承担经费20万元,2/5
(5)五省区图书市场研究,兰州读时代图书公司,2007.5~2007.10,本人承担经费2万元,1/3
(6)支持在西部地区进行社会性别与妇女工作师资力量培训,香港乐施会,2007.12~2008.1,本人承担经费3万元,2/5
(7)“健康中国2020”甘肃省医疗卫生规划子课题,甘肃省卫生厅委托,2008.10~2009.6,2/5
(8)甘肃省留守妇女现状与需求研究,甘肃省妇联委托课题,2009.7~2009.9,1/1,项目经费2万元。
代表著作
(1)《社会学概论》,教材,兰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1/2
(2)《城市流动人口的婚姻与家庭》,专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2/2
(3)农民工的生活与消费_对兰州市进城务工人员的调查分析,《西北人口》,2008年第5期,1/2
(4)农民工身份的自我认同_以兰州市为例,《南京人口干部管理学院学报 》,2008年第六期,1/2
(5)改革开放三十年甘肃妇女教育发展回顾评述, 《中国妇女教育蓝皮书》,社科文献出版社, 北京, 2008年3月出版
(6)论西部女性教育,《南方人口》,广州,2009.2,1/1
(7)地方政府间的竞赛:激励理论及其在改善环境卫生中的实践,,公共管理评论,广州,2009年第十期,1/2
(8)社会突发事件中的失序与无序,《SARS与中国社会文集》,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
(9)_网络社区_的社会学初探,《科学.经济.社会》,2003.3
(10)自然保护区的社区发展与自然保护,《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报告》,甘肃科技出版社,1997年
(11)欠发达地区计划生育工作评估体系研究,《中国人口科学》,北京,1995,1
演员张咏梅越剧旦角。籍贯江苏。国家一级。
1969年1月31日出生。1985年考入上海市戏曲学校越剧班,1989年毕业,转入上海越剧院青年团任演员,艺术上宗吕派。曾在《打金枝》、《红楼梦》、《西厢记》、《风月秦淮》、《桃李梅》、《梨香院》、《风雨大观园》、《七叶一枝花》、《梦里云间》、《杨乃武》、新版《红楼梦》、《梅龙镇》(获第七届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等戏中,担任主角或重要配角。曾获1988年全国青年越剧演员大选赛“荧屏奖”、1990年江、浙、沪戏曲卡拉OK大奖赛“优秀演唱奖”、1994年“凯华杯”全国歌戏双栖明星广播演唱大赛三等奖。多次赴泰国、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演出。
活动年表:
2005年8月29日,农历乙酉年七月廿五日:庆祝上海越剧院建院50周年庆专场演出举办
“同唱一台戏——庆祝上海越剧院建院50周年庆专场演出”在上海市南京路步行街世纪广场上演,就此拉开上海越剧院建院50周年系列演出的序幕。而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傅全香和金采风的到来更是让现场气氛到达高潮。金采风当即为观众演唱了自己拿手的选段——《红楼梦》中的《黛玉进府》,风采神韵都不减当年,而傅全香更是带着大家唱起了生日歌,为越剧庆生。
专场齐集了越坛名家名角,赵志刚、钱惠丽、单仰萍、方亚芬、章瑞虹、陈颖、华怡青、王志萍、张咏梅、许杰等逐一亮相。整个演出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戏迷,其中还有从深圳特意赶来的,整个广场座无虚席。
2006年1月29日,农历丙戌年正月初一日,19时:2006南北演艺名家迎春戏曲大反串晚会播出
2006南北演艺名家迎春戏曲大反串晚会在东视文艺频道播出。
节目有京剧演员马长礼的白派京韵大鼓以及他和李炳淑演唱的黄梅戏经典唱段“天仙配”,上海滑稽表演艺术家周柏春的评弹《小飞蛾自叹》,黄豆豆、吴昊、陈琳、李颖的京剧《四杰村》,南北话剧名家严翔与雷恪生的京剧联唱,倪琳、马晓晖、小荷的沪剧联唱,张达发、张咏梅、萧雅的淮剧联唱,蔡正仁、晓林的真人秀,计一彪、朱俭、朱桢分别用苏州话、上海话、东北话演绎的喜剧小品《拾玉镯》。参加越剧旦角流派联唱的,有唱王派的史依弘,唱吕派的沈籦丽,唱袁派的倪迎春等。唱傅派的方佩华;茅善玉演唱的周派《送凤冠》;还有反串四大名旦的京剧老生范永亮和李军,古稀高龄的评弹名家赵开生将荀派的经典形象红娘学得维妙维肖。李家耀、谭义存的评话《武松打店》,盛小云的唐明皇和张军的杨贵妃;秦建国、孙徐春、关栋天三人扮演的帕瓦洛蒂、多明戈、卡雷拉斯,一曲《饮酒歌》,马秀英的沪剧《罗汉钱》,孙小梅的豫剧《花木兰》,余红仙的京剧《珠帘寨》,孙正阳的扬州《空城计》等。
2006年2月6日,农历丙戌年正月初九日,晚:越剧百年华诞精粹戏曲巡演杭州站
越剧百年华诞精粹巡演在杭州剧院拉开帷幕。此次巡演除了有来自上海红楼剧团的赵志刚、华怡清、张咏梅等一大批著名演员,参加演出的还有年前刚结束的“越剧百年华诞戏迷大赛”的前5名获奖选手,他们是从上万人中经过层层选拔最后由民间走向舞台的“超级票友”。
越剧演员徐铭华、华怡清领衔的《一缕麻·洞房》拉开了演出的序幕,演出的高潮是赵志刚的《沙漠王子》,其中一段《叹月》旋律一起,台下便响起掌声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