慭遗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11-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词目:慭遗(憖遗)

拼音:yìn yí ㄧㄣˋ ㄧˊ

释义:

亦作“慗遗”。 1.愿意留下。《诗·小雅·十月之交》:“不愸遗一老,俾守我王。”《左传·哀公十六年》:“ 孔丘 卒,公诔之曰:‘旻天不吊,不愸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史记·孔子世家》作“愸遗”。后以“愸遗”或“天不愸遗”作为哀悼老臣之辞。《旧唐书·方伎传·叶法善》:“叹徽音之未泯,悲形解之俄留。曾莫憗遗,歼良奄及。” 宋 秦观 《曾子固哀词》:“天不憖遗一老兮,固缙绅之所伤。” 清 黄宗羲 《祭冯韡卿文》:“天不憖遗,彤轩遂扃。”

(2).特指前代留下的元老。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乘之周麾,徧劳憖遗。”明 钱谦益《尚宝司少卿袁可立授奉直大夫》:“於戏!凡今一时起家之人,率多两朝慭遗之老。”

(3).泛指遗弃;遗留。 清 潘耒 《戴南枝传》:“先师既憗遗孤孙,族党无相关者。”章炳麟 《文学总略》:“有韵文中既録 汉祖 《大风》之曲,即《古诗十九首》亦皆入选,而 汉 晋 乐府,反有憖遗,是其于韵文也,亦予以节奏低卬为主,独取文采斐然,足燿观览,又失韵文之本矣。”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