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诺里斯·罗素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11-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亨利·诺里斯·罗素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天文学家。他1877年10月25日生于美国纽约州奥伊斯特贝,20岁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天文系,23岁获博士学位。1902年,罗素赴英国剑桥大学学习。1905年回国,相继担任过教授、天文台台长、空军飞机制造局顾问、实验工程师等职务,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20世纪初,罗素与丹麦天文学家E·赫茨普龙各自独立地发现了巨星序与矮星序,并创制了表示恒星光谱型与光度关系的图,后来这类图就以这两位发明者的姓氏命名,称为“赫茨普龙—罗素图”,简称“赫罗图”。此后80多年来,天文学的发展表明,该图是研究恒星演化的重要工具,受到各国学者一致推崇。

两颗星互相绕转、互相遮掩而形成的双星,尤其食双星,是罗素一生的研究领域。根据统计,在已发现的恒星当中,双星几乎占去一半。从望远镜里观看双星,可以看到红、蓝两个“太阳”相互交错的奇观。罗素最早创立食双星测光解轨理论,是借助双星探讨恒星的物理性质。恒星论成为以后食双星测光解轨的基础,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在50多年的研究生涯中,罗素共发表论文265篇,研究涉及了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的许多课题。1957年2月18日,他在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逝世。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