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SI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11-1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EESI的装置由用于产生初级离子的电喷雾通道和用于样品引入的样品通道组成[9, 29],如图1 所示.

在常压条件下,电喷雾通道产生的初级离子与样品通道出来的中性样品进行碰撞,发生萃取和电荷转

移,随即产生的待测物离子在电场和真空的共同作用下被引入质谱,进行质量分析和检测. 根据所测样品不

同,通过调节两个喷雾通道间距离(b)、喷雾通道与质谱入口处的距离(a)、喷雾通道间夹角(a )、喷雾通道

与质谱入口形成的夹角(b )等实验参数来获得最佳灵敏度. 实验结果表明,当样品通道与质谱入口的夹角接

近 90o 时,离子源产生的信号具有长期稳定性由于在时间和空间上将雾化过程和离子化过程分开,使

EESI 对复杂基体样品进行分析时,无需任何样品预处理. 与 ESI 相比,EESI 对复杂基体样品分析时,具有

长期稳定性,并可灵活地通过离子/离子反应显著提高分析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另外,与 DESI 不同,EESI的离子化过程在三维空间内完成,能够更有效地对样品中的复杂基体进行分散,这使 EESI 具有更高的长期

稳定性和灵敏度。2002 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ESI 技术发明人 John B. Fenn 教授对 EESI 给予高度评价,

“I have no doubt that this will become a widely used technique for which the community of analytical chemists will be grateful”. 为拓宽其应用领域,将电晕放电代替 ESI 产生初级试剂离子,EESI 可用于非极性和弱极性化合物的直接分析.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