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哈马忻都哈马忻都,本名马小娟,198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1986年考入上海戏剧学院,攻读戏剧学硕士学位,师丛余秋雨。做过大学教师,写过小说(曾在《当代》等杂志发表《对烛成影》、《女孩儿》、《女审》等小说),搞过电影、电视(曾任电影《一样的天空》编剧),现为《人民公安报》编辑、记者。出版有作品《尾随者》、《藏着的中国》、《吾师余秋雨》。
女弟子为余秋雨辩护讲述《吾师余秋雨》
哈马忻都和余秋雨余秋雨作品的畅销,与“批余”声音的此起彼伏,已经成为近年来国内文化圈的一大现象。5年前,青年学者余杰的一篇《余秋雨,你为何不忏悔?》,以“文化流氓”、“文革余孽”等激烈的字眼,在国内引发轩然大波。而芦笛的《余秋雨,你为何不脸红?》、金文明的《与余秋雨同学谈心——拟中学语文老师的语重心长》、朱健国的《余秋雨五个“新鲜谎”》、朱健国的《论“余秋雨以自杀威胁《南方周末》”》、肖夏林的《文化中的文化》、蒋蓝的《我们为什么要反对余秋雨》、罗林志的《论余秋雨的倒掉》、朱大可的《余秋雨批判:抹着文化口红游荡文坛》等文章也发出不同声音。
余秋雨《借我一生》在各大书店畅销书排行榜上雄踞一个月之后,一本新书《吾师余秋雨》日前悄然上架。作者马小娟(笔名哈马忻都)18年前是上海戏剧学院的学生,她对记者坦言:“一切的仰慕和误读,都让我有描述一个更真实的余秋雨的冲动和决心。”还原真实的余秋雨十几年来,亦师亦友的关系让马小娟比一般的读者离余秋雨更近,期间关于余的热点也从未停歇,出于一种对老师的理解,也是对读者知情权的尊重,使她有了写作的冲动。“我觉得很多关于余秋雨的文字,无论维护还是诋毁,都没说到点上,而且其中还夹着男人间的勾心斗角。余先生说过,针对自己的激烈言论其实也是对突破原有格局的‘新兴文化生态’的反弹,这种文化生态,在他担任上戏院长时就已经酝酿建立,作为学生,这本书完全都是我多年来对余先生自然的认识和感悟。”书写一位有争议的名流,马小娟说自己为此也担忧过:“我能料到出书后很多人会骂我,更不想让我和余先生之间的关系蒙上模糊和不纯净的投影,但是,对于一个影响过自己成长走向的导师,躲闪和回避不仅不自然,而且不忠厚,我应该如实地写下来,让读者自己去感受。”余秋雨读后很激动
吾师余秋雨《吾师余秋雨》选择在《借我一生》出版一个月之后面世,这种效果是一种暗合还是有意为之呢?马小娟笑道:“出版时间是出版社决定的,看起来有点像《借我一生》的注脚,其实这两本书是完全独立的。写这本书时我和余老师从来没有通过气,直到书稿写完,我才不得不让他过目。”对于学生的“不敬”,余秋雨的反应表现了一贯的宽容,“他看完后打电话过来,没说好,也没说坏,就发表了一句感想:我很激动。”至于这份“激动”意味着什么,读者可以从书中余秋雨的两篇回忆散文《有人敲门》、《我能听见》中感受到,“因为上戏那段岁月是他生命的转折点。”马小娟说。他把学生“赶”出宿舍在这本书中,作者用感性的笔触描写了为人师者余秋雨。在上戏教书时,余秋雨把自己不太确定的选择坦诚地传输给他的研究生们:“他从不赞成我们仅仅是谦恭地吸纳、勤快地抄录、广泛地翻阅,在他眼里,那并不是一种值得赞许的学习态势,他鼓动我们走出书斋、宿舍,行动起来到生活现场、到敦煌那样的文化现场去体验、创造。”那时余秋雨的授课风格和今天电视上的演讲颇为相似,“他总是一脸轻松,上课没有讲义,台子上只放着个笔记本,似乎也很少打开,坐在一张椅子上,不紧不慢地聊着,但我们总是被他那些充满激情、饱含一种迫不及待的行动态势的话语所感染。现在回想起来,那时正是他离开书斋的前夕,我们这些学生曾经被引导并得到暗示,但毫无知觉。”
《尾随者》简介《尾随者》是哈马忻都的第一部长篇处女作。
内容简介:在新世纪开始的时候,由现代女性林墨语策划的“体验西部”的电视直播节目中,颇有成熟男人魅力的竺简被选为“首席体验者”。在剧组出发之前,公安局突然指派一名警察李卫国进驻,从此,李卫国尾随着竺简,监视着他的一言一行。不久,剧组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凶杀案,但李卫国认为,竺简并不是真正凶手,只有一个危险的尾随者,是冲竺简的命来的。
尾随者是谁?他为什么要追杀竺简,剧组后来怎么样了?
一个电视直播节目,将人们彻底卷入一场震惊与恐慌当中。相同的作案手法,扑朔迷离的案情,谁是杀手?女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对生活的敏感构著了一个交织着爱恨情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