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建平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11-3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医师阮建平,男,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预防教研室主任。1959年生于西安,分别于1983和1987年 获西安医科大学口腔系口腔医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06年2月 获挪威卑尔根大学牙医系牙医学博士学位。兼任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口腔保健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口腔保健协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陕西分会微量元素学会副主任委员。

自1983年毕业留校工作至今,先后在口腔内科牙体病及儿童牙病专业组、口腔预防教研室、特诊科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及主任医师,并曾参加苏丹医疗队援外工作两年。在对牙体病(龋病、牙髓及根尖周病、发育异常、外伤及慢性损伤)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对其病因和治疗措施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曾单独或合作发表文章2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11篇(SCI收录3篇,Medline 收录5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5次,大会发言论文3篇,合编参编论著4本。先后获得过卫生部及省教委科技成果二等奖各一项。陕西省教委教学二等奖一项。现承担有国家自然基金课题一项、国际合作课题两项及省攻关课题三项。

复旦大学教授基本资料姓名: 阮建平 出生年月: 1974-12

性别: 男 政治面貌:

所属单位: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教研室: 政管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教研室 最后学位: 博士;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职称: 副教授

一级学科: 政治学

二级学科: 政治学其他学科

研究方向: 国际关系著作战后美国对外经济制裁 武汉大学出版社

美国对外经济制裁 二战后美国对外经济建设 校级论文双重防范:美国对俄地缘战略及其发展趋势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6-01 2008年CSSCI期刊

国际关系中的“经济人” 新哲学 2009-01-01 其他形式论文集

孟买袭击考验美国新政府 长江商报 05/12/2008 报刊理论版

奥巴马当选的期盼与现实 长江商报 07/11/2008 报刊理论版

去核进程险又逆转 未来谈判挑战依存 长江商报 17/10/2008 报刊理论版

“后9·11时代”的变与不变 长江商报 19/09/2008 报刊理论版

认知冲突与美俄地缘角逐 现代国际关系 02/09/2008 2008 年cssci期刊[1]

武汉大学教授人物简介出生年月: 1974-12

性别: 男 政治面貌:

所属单位: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教研室: 政管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教研室

最后学位: 博士;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职称: 副教授

一级学科: 政治学

二级学科: 政治学其他学科

研究方向: 国际关系学术论文论文题目

发表刊物

发表时间

刊物级别

双重防范:美国对俄地缘战略及其发展趋势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6-01

2008年CSSCI期刊

国际关系中的“经济人”

新哲学

2009-01-01

其他形式论文集

孟买袭击考验美国新政府

长江商报

05/12/2008

报刊理论版

奥巴马当选的期盼与现实

长江商报

07/11/2008

报刊理论版

去核进程险又逆转 未来谈判挑战依存

长江商报

17/10/2008

报刊理论版

“后9·11时代”的变与不变

长江商报

19/09/2008

报刊理论版

认知冲突与美俄地缘角逐

现代国际关系

02/09/2008

2008 年cssci期刊

美俄角逐的转折点还是插曲

长江商报

28/08/2008

报刊理论版

希拉里党内初选失败与性别歧视有关吗

长江商报

14/06/2008

报刊理论版

两岸复谈的政治瓶颈

侨报

11/06/2008

报刊理论版

国共会谈推动两岸和平发展

长江商报

01/06/2008

报刊理论版

总统大选:美国准备好了吗?

长江商报

29/05/2008

报刊理论版

对未来负责推进中日和平发展

长江商报

11/05/2008

报刊理论版

两岸关系进入机关报阶段

长江商报

23/04/2008

报刊理论版

奥运不是台独挡箭牌,鱼和熊掌可兼得

世界知识

02/03/2008

一般期刊

办奥运与反台独非鱼和熊掌

美国《侨报》

28/12/2007

报刊理论版

美国域外研究制裁及其冲突探讨

世界经济与政治

02/05/2006

国际经济制裁的效率与外部性分析

武汉大学学报

02/03/2005

关于国际经济制裁的理论述评

《世界经济与政治》

02/09/2004

国际经济制裁:演化、效率及新特点

《现代国际关系》

02/04/2004

军事经济学领域再现争鸣

《国际问题研究》

02/03/2004

话语权与国际秩序建构

《现代国际关系》

02/05/2003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