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耳鹀西南亚种(学名:Emberiza jankowskii)是雀形目鹀科的鸟类,也是栗耳鹀的一个亚种。体长16cm。繁殖期雄鸟的栗色耳羽与灰色的顶冠及颈侧成对比;雌鸟及非繁殖期雄鸟相似,但色彩较淡而少特征,和第一冬的圃鹀很相似,但区别在耳羽及腰多棕色,尾侧多白。冬季成群。喜栖于低山区或半山区的河谷沿岸草甸, 森林迹地形成的湿草甸或草甸加杂稀疏的灌丛。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西段至中国的西南部 。
中文学名:
栗耳鹀西南亚种
拉丁学名:
Emberiza jankowskii arcuata
别称:
赤脸雀,高粱颏儿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鸟纲
目:
雀形目
科:
鹀科
属:
鹀属
种:
栗耳鹀
亚种:
栗耳鹀西南亚种
目录
外形特征分布范围生活习性保护级别
外形特征栗耳鹀西南亚种(图2)
[1]
栗耳鹀西南亚种身长约16厘米,是体型略大的鹀。繁殖期雄鸟的栗色耳羽与灰色的顶冠及颈侧成对比;颈部图纹独特,为黑色下颊纹下延至胸部与黑色纵纹形成的项纹相接,并与喉及其余部位的白色以及棕色胸带上的白色成对比。雌鸟及非繁殖期雄鸟相似,但色彩较淡而少特征,和圃鹀的区别在耳羽及腰多棕色,尾侧多白。栗耳鹀西南亚种雄鸟较指名亚种色深而多彩,且项纹黑色重,上背黑色纵纹较少,棕色胸带较宽。栗耳鹀挂墩亚种色深且上体较红,具狭窄的胸带。 虹膜-深褐;嘴-上嘴黑色具灰色边缘,下嘴蓝灰且基部粉红;脚-粉红。[2][3]
分布范围分布于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担、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中国西藏的东南部地区等。[4]
生活习性栗耳鹀西南亚种(图3)
[5]
喜栖于低山区或半山区的河谷沿岸草甸,森林迹地形成的湿草甸或草甸加杂稀疏的灌丛。叫声:于矮丛顶上作叫,鸣声较其他的鹀快而更为嘁喳,由断续的“zwee”声音节加速而成嘁喳一片,以两声“triip triip”收尾。叫声为爆破音“pzick”而似田鹀。具该属的典型特性。冬季成群。[3]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10年鸟类红色名录。[6]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3]
(栗耳鹀西南亚种(概述图)[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