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民族器乐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2-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宣汉民族器乐大乐以唢呐为主,伴以包锣、圆鼓、二心子;细乐以小唢呐(又名叽呐子)为主,辅以笛子、胡琴,曲牌以喜怒哀乐而异。迎亲、出嫁有《离娘调》,祭奠、出丧有《哭丧调》,玩龙、耍狮各地都有不同的曲牌。

山区农民还素有打薅草锣鼓的习惯,每当夏季薅秧昔日或薅包谷草时,往往有山歌和锣鼓声响彻山谷,以此鼓舞劳动热情。县文化馆搜集整理有薅草锣鼓、耍锣鼓。道教锣鼓等谱式,用状声字“冬、不、娄、壮”记写。民国暑期人,西洋器乐逐渐传入,先是部分条件较好的中小学购置大鼓铜号装备童子军;再是宣汉中学、宣汉师范举行音乐欣赏会,选放一些西洋音乐留声唱片。解放后,中西器乐广泛普及,许多中学、部分小学都成立鼓号队、腰鼓队,担任节日庆典、游行仪仗和迎送贵客的任务。部分音乐爱好者发展所好,每逢节日庆典或文艺晚会,便组成业余乐队演奏、伴奏。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