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江拗棒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2-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开江拗棒开江拗棒

指产生并流传于开江县新宁镇和普安镇的独具特色的一种民间游艺。

拗棒这一民间游艺形式,起源于清末。当时清政府腐败无能,对外屈于强权,对内肆意压榨,广大劳动群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出于对统治阶级的义愤,群众创造出这种娱乐来嘲讽污吏取悦民众,逐渐形成这种独具一格的民间表演形式,并且一代一代地往下传。

开江拗棒的雏形是人们在劳动歇憩时,用抬石头的两根杠棒“十”字相架,让一人坐于棒上,被伙伴们拗上拗下的一种喜乐逗趣的游戏。后来,人们将抬石头的杠棒换成专门制作的由八人肩抬的大拗棒,让穿上古代官服、化妆成“拗老爷”(贪官、昏官)的表演者,坐于拗棒一端,再由二至三人将杠棒另一端时而按下,时而放高,使坐于另一端的“拗老爷”时而升空,时而落下,并让“拗老爷”表演一些滑稽动作。杠架两旁,由装扮成“差人”的演员举着写有开江拗棒

“回避”、“肃静”的牌子。杠架前面,由两名“差人”分别鸣锣和“道板”(旧时用来打人开道的工具)开路;并由一名“狗腿子”肩挑一担,担子的一头挂着一个“烘笼”(旧时人们冬天用的取暖器),烘笼里放着马粪或牛粪;担子另一头挂着一只“夜壶”(旧时男人用来解小便的土陶器皿)。伴着锣鼓点子(运用了川剧锣鼓套打中的《点将》→《将军令》→《品锣儿》→《长锤》→《赶锤》→《和牌》→《牵藤藤儿》等曲牌),“狗腿子”在“拗老爷”落下时,以舞蹈动作给“拗老爷”送上“点心”(烘笼里的粪)和“老酒”(夜壶里的尿)。此时,围观的群众便发出“吃粪”、“喝尿”的喊声,意为应该让昏官、贪官吃粪喝尿。这种民间游艺代代相传,延续至今。

开江拗棒的主要价值开江拗棒

在于它用独特的“搞笑”方式,表现开江人民群众对腐败吏治的嘲讽和痛恨,对为官者有着特殊的警示作用;同时,它还有着将多种艺术因素融为一体的艺术价值,所以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