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半截胡同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2-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文字介绍位于牛街地区东部,北与北半截胡同相连;南至南横西街;东西分别与菜市口胡同和烂缦胡同相邻;中部东侧含天景胡同。长385米、宽4.2米。门牌:1—55号、2—34号。南半截胡同原与北半截胡同统称为“绊脚胡同”。对南、北半截胡同地界的分段说法不一,说法之一是:南半截胡同与北半截胡同的划分,没有特别意义,仅根据中部的地形而定,因南、北半截中有一个“s”形折弯,南北各分一半而得名。另一种说法是:早在明崇祯年间,南北半截统称绊脚胡同是因与原菜市口一带曾作为杀人刑场有关而得名。所谓绊脚胡同是对死刑犯的忌讳而言,是一种迷信的说法,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绊脚胡同中间各分两半,因而称南北半截胡同至今。军事上的说法是:菜市口是刑场。为防止抢劫刑场,从地形上部署防卫的军事力量,在南横西街大兵横贯,有即使你截了刑场,进了北半截,进不了南半截,过不了南横西街之说。中国伟大的文化先驱鲁迅先生,曾在南半截4号(旧址。现为7号)“绍兴会馆”居住过七年之久,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就诞生在这里,称为宣武门外南半截胡同4号,旧居门前有一棵大槐树,现已不在,但院落与过去大体一致,现今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上胡同南端至米市胡同一带为清康熙时礼部尚书王崇简及其子大学士王熙时之别业——怡园旧址。当时请在京营造园林的江南叠山高手张然建造,园内叠石凿池,栽花植木有二十余景,为清初具有江南宅第园林特色的名园之一。

地理位置南半截胡同位于北京市宣武区菜市口以南,由于胡同的长度为南北纵向的街道的一半而得名。

绍兴会馆靠近胡同北端的地方,有一座很明显的院落,这就是著名的绍兴会馆。 绍兴会馆始建于清道光门年(1826),在南半截胡同7号,现在是普通的大杂院。

鲁迅故居1912年,鲁迅初来北京的时候就住在这里,在这里,他写下了传世名篇《狂人日记》。

乘车路线乘6、715、687路公共汽车至菜市口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