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和菜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2-2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词目:议和菜拼音: yì he cài方言:山东方言、东北方言基本解释大蒜的别称。详细解释胶东和辽南等地的方言中,“蒜”在发音上与“散”很相似,而“散”字是“散离、分散”等意思。平时人们重视“口彩”,就尽量避讳说“蒜”(散)字。尤其是在过年或喜庆时,吃大蒜,不能说蒜(散),要说“议和菜”,总之要说吉利的话。

过年时的“口彩”和忌讳在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上,过年时人们有很多忌讳。例如春节期间忌说穷、破、悲、苦等一切不吉利的话,甚至平日说的蒜、醋也得分别改叫议和菜和忌讳。饭食上也十分重视“口彩”,把年糕叫“步步高”、酒水叫“长流水”,鲤鱼叫“年年有余”,大蒜叫议和菜,醋叫忌讳。早年间北方无鱼的地区,一些人家多是刻条木头鱼替代;上菜程序亦有讲究,前人曾有总结:“咸者宜先,淡者宜后;浓者宜先,薄者宜后;无汤者宜先,有汤者宜后。”咱威海这儿一般是鸡打头,取吉利之意,中间上鱼要连干三杯酒,祈愿年年有余,海蜇皮拌黄瓜是海边人扫席的菜,在山区一般是用羊肉汤结束酒席。

煮饺子时,如果饺子破碎了,可不能说碎了,一定要说“挣了”,也就是挣钱了的意思。如果碗掉在地上碎了,一定要说“岁岁平安”,等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