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 chinese )→ 滇中龙
其它中文名称( chinese[other] )→ ...
拉丁文学名( name )→ diachongosaurus
发音( pronounced )→ dia-chong-oh-sawr-us
含义( meaning )→ 在禄丰滇中地区发现的恐龙
目( order )→ ornithischia鸟臀目
亚目( suborder )→ genasauria 颌齿类
cerapoda 角足龙类
科( family )→ heterodontosauridae异齿龙科
属( genus )→ diachongosaurus 滇中龙
模式种( type species )→ d. lufengensis禄丰滇中龙
其它种( other species )→ ...
错误归属种( misassigned species )→ ...
时代( period )→侏罗纪早期
分布( found in )→中国云南省禄丰县
发现地层( stratum )→ 下部禄丰组地层中红色砂岩
食性( diet )→ 植食
典型状态( length up to )→ 长1米
推测体重( mass )→ ...
发现者( discoverer )→ ...
命名者( first described )→
yeh, 1975
简介(brief introduction)
[a]禄丰滇中龙是一种小型的鸟脚类恐龙,体长仅约1米,发掘自下部禄丰组地层中红色砂岩,仅有一件不完整的头骨以及一对下颔骨。它形貌非常原始而小型,头颅纤细,前颔骨上牙齿三到四颗具尖锐的齿冠,像门牙的样子,而第一颗牙齿像是犬齿似的长牙。
滇中龙(学名Dianchungosaurus)是鳄形超目中真鳄类中已灭绝的一属,生存于早侏罗纪的中国。它原先被认为是属于恐龙,但于2005年被保罗·巴雷特(Paul Barrett)与徐星重新分类为中真鳄类。 它们可能与Tianchungosaurus是同一种动物。模式种是禄丰滇中龙。
【化石材料】
滇中龙目前已被发现两个标本:
IVPP V4735a:正模式标本,一个前上颌骨。 IVPP V4735b:副模式标本,齿骨的左右部分,附有牙齿。 两个标本都是在中国云南省下禄丰组所发现,年代为早侏罗纪锡内穆阶。
【分类系统】
滇中龙最初在1982年被杨钟健分类于畸齿龙科,但有些人怀疑它们的分类倾向,并认为滇中龙是个疑名;但滇中龙还是通常被认为是畸齿龙科的一个有效属,直到最近。在2005年,巴雷特与徐星发现滇中龙是不同动物的嵌合体。正模式标本被重新分类于中真鳄类,而副模式标本则被分类于原蜥脚下目,但不确定为何属。
为了维持科学文献的一致性,模式标本依旧名为禄丰滇中龙,而副模式标本仍等待者正式的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