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卖狼:又作 寄卖郎、织(音ji)卖郎
寄卖狼原是一种职业,字面的意思即让人寄卖东西的货郎,后讹传为狼。因为地位低下,后该词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很下贱、低俗,为人不厚道,俗称烂人。
关于寄卖狼一词的出处,有两种解释如下:
1、《泉州府志》记载:“万历年间,泉州大旱,草木枯死,致牛羊牲畜无以为食。山下之人草料有余,遂将草寄卖于乡中货郎……”
后人便将这种行为称为草寄卖,将此类货郎称为寄卖郎(狼)。
据说之所以用“狼”字,也有其原因。因古时,这种寄卖郎常游走于各个乡村之间,结交甚广,但也常有偷情之事,因而深受当地人的蔑视。其习性就如闽南山区特有的一种狼,叫塞狼。这种狼没有固定的家族,喜欢与所遇母狼滥交,故当地人称之为滥交狼。
因此,寄卖郎也可以称为滥交狼。但已经少有人知其出处。
2、据《菜州匪传》记载:“菜州有悍匪,名吴吉实。其入草为寇之前,乃一货郎。其妻施氏,甚为手巧,常织毛衣与吉实,吉实卖之,深受乡宦喜爱……”
这就是织卖郎的出处。后由于吴吉实成为当地有名的土匪,久而久之,当地人便把织卖郎等同于寄卖狼,成为一个贬义词。
参考资料:
《泉州府志》
《菜州匪传》
王朝词条:吴吉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