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釉碗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青白釉碗

宋代的景德镇主要烧制青白瓷。青白瓷的釉是一种白中泛青、青中带白的介于青瓷和白瓷之间的釉色,如同浅浅的湖水,晶莹如玉,所以人称假玉器。因其瓷质薄而细腻,青色隐约、内外可见,晚清以后人们又称为影青或隐青、映青、印青等。影青是宋代六大瓷系的首位,江南两大瓷窑之一,影响面非常之广,全国各地皆有影青出土。

景德镇的青白瓷在江南一带有很大影响,不少地区都模仿它,如江西南丰、吉州,福建德化、泉州,广东湖安,浙江江山等地。景德镇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有丰富的木材可用于烧窑,有优质的高岭土可用于制瓷坯,还有便利发达的水上交通和深厚的制瓷技术基础,所以能够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瓷业中心。青白瓷在宋、元时开始外销,明代时还是外销瓷的主要品种之一。

宋代景德镇的青白瓷以日常生活用具为主,有碗、盘、碟、杯、托、注子,还有钵、洗、盒子、枕头等。装饰技法有刻花、印花、蓖点、蓖划等。

这件青白瓷碗具典型的南宋时期青白瓷特征:口径13cm, 撇口,浅底,足部较高而直,碗的外壁采用刻花手法装饰。青白瓷的釉灰用量多,釉熔后透明度较高。在刻花处,由于釉层较厚而色调较深,无花纹处则是淡青白色。所以,尽管是单色釉,却有着浓淡深浅的变化,使得釉色于平静中增添了动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