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作物遗传育种专家男,1938年9月生,广东郁南人。华中农业大学教授,现任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所长,
1960年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毕业,
1965年该校遗传育种专业研究生毕业,
1981-1982年在德国Gottingen大学合作油菜育种研究。
1995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社会兼职
中国作物学会副理事长,
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委,
全国农业专家咨询团成员,
全国和湖北省农学会常务理事,
湖北省科协常委。
日本植物工学研究所名誉主席研究员,
国际油菜研究咨询委员会(GCIRC)理事。
研究领域及成果
他长期从事“作物育种”的教学和油菜遗传育种研究工作:1975年在国内首次育成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系杂种,并育成自交不亲和系的保持系、恢复系,实现自交不亲和系“三系化”制种,1972年在国际上首次发现波里马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被认为“是国际上第一个有实用价值的油菜雄性不育类型”,并被国内外广泛应用于育种实践,到1994年止,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注册的12个油菜三系杂种中就有9个是利用波里马雄性不育系育成的;育成(审定)油菜低芥酸三系杂种“华杂2号”和低芥酸、低硫苷三系杂种“华杂3号”、“华杂4号”累计推广面积2000多万亩;主编有《杂交油菜的育种与应用》等专著,在国内外发表论文40多篇,提出一些如“油菜起源中心与三系选育有密切关系”等新见解。
荣誉称号
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91年和1995年分别获国家教委和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亿利达基金科技奖和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
1992年湖北省政府授予被授予“湖北省劳动模范”、
1995年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
1990年和1992年分别被农业部、人事部授予农业部和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称号,
两次(“七五”、“八五”)被国家计委、科委、财政部联合表彰为国家“科技攻关中有突出贡献人员”。
由于他发现“油菜波里马雄性不育及对发展国际杂交油菜作出的卓越贡献”,
1991年被国际油菜研究咨询委员会授予国际油菜科学界的最高荣誉奖——GCIRC“杰出科学家奖章”,
他是继1987年Stefansson教授之后国际上获此奖章的第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