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后宫
位于青岛市太平路19号,始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是青岛市区现存最古老的明清砖木结构建筑群。“先有天后宫,后有青岛市”,青岛开埠于19世纪末,而天后宫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500多年前初建成时,天后宫由三间圣母殿和龙王财神两配殿构成。后历经明、清、民国等七次维修扩建成目前规模。1996年,青岛市政府对其进行全面修复,并将其辟为“青岛市民俗博物馆”,于1998年12月26日正式对外开放。
青岛天后宫现占地面积近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为二进庭院。其有正殿、配殿、前后两厢、戏楼、钟鼓楼及附属建筑共计殿宇16栋80余间,是一处典型的具有民族风格的古建筑群。除戏楼为琉璃瓦盖顶,其它建筑物均为清水墙、小灰瓦,且经苏州式彩绘点染,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在整个青岛地区的古代建筑中,青岛天后宫的建筑艺术和彩绘艺术都是首屈一指的。门内还立两块石碑,记载了清同治四年(1865年)和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重修天后宫的情景,是了解青岛历史的重要资料。
与山门对应的是青岛天后宫正殿,正殿内供奉天后——妈祖。这尊妈祖像是由整条樟木雕刻而成的,并且在妈祖故里莆田开光分灵,高2、8米,是目前世上最大的木雕神像之一。两边还雕塑有妈祖的护将“千里眼”和“顺风耳”。整个正殿内显得庄严肃穆。正殿两边分别为财神殿和龙王殿,正殿两边庑房为民俗博物馆,展出民俗文物100多件,是一集民间工艺的大全,是一中国民间文化的缩影,也是我国民俗艺术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