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侯问李克》出自我国西汉时期刘向的《说苑•政理》,是一则颇具哲理的小故事。
目录
原文译文注释词类活用
原文魏文侯问李克曰:“为国如何 ? ” 对曰:“臣闻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 文侯曰:“吾赏罚皆当,而民不与,何也 ? ” 对曰:“国其有淫民乎 ?臣闻之曰: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其父有功而禄,其子无功而食之,出则乘车马,衣美裘,以为荣华,入则修竽琴钟石之声,而安其子女之乐,以乱乡曲之教。如此者,夺其禄以来四方之士,此之谓夺淫民也。”
译文魏文侯问李克:“如何才能治理好国家呢? ”( 李克)回答说:“我听说治理国家的方法:给付出劳动的人食物,给建立功勋的人俸禄,任用有才能的人,并且要赏就要实行、要罚就要得当。” 文侯问:“我赏罚都得当,但是百姓还是不归附我,是为什么 ? ” 李克回答道:“国内大概有放纵游乐的人吧! 我听说:应该取消放纵者的俸禄,用来招揽国家的有志之士。父辈因为有功勋所以国家给他俸禄,他的后辈没有功勋却享受着父辈的待遇(用国家的钱财),出门就乘着车马、穿着华美的衣衫,算得上荣华富贵;在家则沉迷于竽琴钟石一类乐器(演奏出的音乐),正因为这些人给他们的无功的子女的享受,打乱了乡里的礼教。像这样的人,应当取消他们的俸禄,用来招揽国家的有志之士,这就是所说的剥夺放纵游乐的人(的俸禄)。”
注释1.使:任用
2.与:归附
3.其:大概
4.衣:穿
5.修:讲究
6.乱:扰乱
7.淫民:放纵游乐的人。
8. 乡曲:乡里。
9.闻:听说
10.为:治理
11.其:副词。表推测、估计,译为“大概””也许“
12.来:招致
词类活用使动用法
食有劳而禄有功 食:使……有食物 禄:使……有奖赏
夺其禄以来四方之士 来:使……归顺
而安其子女之乐 安:使……安乐
名词作动词
衣美裘 衣: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