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chǎ

——“裤衩”(kùchǎ):短裤

另见chà

chà

<名>

衣服旁边开口的地方 [vent in the sides of a garment]。如:衩衣(下端有开叉的衣衫。或指便服)

裙子正中开衩的地方 [slit in the middle of a skirt]

另见chǎ

chà

ㄔㄚˋ

衣服旁边开口的地方:~口。开~。

郑码:WTXS,U:8869,GBK:F1C3

笔画数:8,部首:衤,笔顺编号:45234544

slit衩

衩是位于衣裙下摆或裤边(或称裤底边)的开口。开衩常常是成双地开,较多地位于两侧;也有置于身前或背后的衩,外套后身的衩则另有一个英文名称vent。

现今服装的开衩不外乎两大功能:第一,便于活动。第二,增强美感。它是服装的一个重要构成因素。开衩的部位十分讲究做工。工艺欠缺的开衩,无论面料如何昂贵,图案怎么现代,都会给人以劣质之感,从而使所有在款式上花的心思忖诸东流。

中国古代的袍服也开衩,当时称作楔,开衩的袍被称作开锲袍,俗称"开气袍"。清代男袍以四开衩为贵,两开衩次之,不开衩(称"一裹圆")最低。成为中国女性国服的旗袍也以开衩的高低作为款式变化的重要特征。

20世纪80年代以来,女装的性感慢慢地被认识,亦掩亦露被认为比直接的暴露更加性感、更为挑逗。开衩的长裙(或旗袍)对腿部的表现因而比超短裙来得暧昧且含义丰富。正如闪烁其辞的表达比一句简简单单的"I love you"更令人耳热心跳。长裙开衩可以开在两侧或单侧(拉格菲尔德有此一举),有前衩、后衩等等。穿裤装的女士在上衣两侧开衩或在裤脚管侧开衩,以显示她们的流行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