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甲龙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棘甲龙(学名Acanthopholis horridus)是甲龙下目结节龙科下棘甲龙属的唯一一种恐龙,生活于下白垩纪阿尔布阶至森诺曼阶,约140百万年前。棘甲龙属的名字是由它的装甲而来,古希腊文意思是“有棘的鳞片”。它的装甲由椭圆形甲片组成,接近水平的在其皮肤上,在颈部、肩膀及沿脊椎位置有棘伸出。它们是四足的草食性恐龙。它的大小估计约为10-18尺长,体重380公斤。

它的部份脑壳及一些颅下骨于1867年在英格兰被发现,并由托马斯·亨利·赫胥黎命名为棘甲龙(学名Acanthopholis horridus)。有些学者认为棘甲龙的命名并不正确,这是基于没有足够的资料来证明它在结节龙科的独立性。

科学分类界:

动物界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Chordata

纲:

蜥形纲Sauropsida

总目: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目:

鸟臀目Ornithischia

亚目:

装甲亚目 Thyreophora

下目:

甲龙下目 Ankylosauria

科:

结节龙科 Nodosauridae

属:

棘甲龙属Acanthopholis

种:

棘甲龙A. horridus

化石时期:下白垩纪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