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苋菜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2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刺苋菜 又名野刺苋。属苑科植物,以红梗的为好。植物苋,野苋等也有类似作用。

性味 味甘、微苦,性凉。

成分 叶含甜菜碱、草酸盐。种子含脂肪油,淀粉,蛋白质,糖类。

功用 1.清热解毒。2.收敛止血痢。3.抗菌、消炎、消肿。适用于急性肠炎,尿道炎,咽喉炎,妇女子宫颈炎以及'痈、疖、毒蛇咬伤。尤其对细菌性痢疾有卓效。

[痢疾,急性肠炎,泄泻等症]

鲜野苋菜及根30一60克,凤尾草30克,水煎,一日2-3次分服。

[咽喉痛,扁桃体炎]

鲜苋菜30一60克捣汁或水煎,然后加白糖或蜂蜜调服。

[尿道炎,血尿]

鲜野苋根、车前草各30克,水煎服。

[毒蛇咬伤]

速用野刺苋鲜根洗净捣烂,以温开水冲服。据福建资料称:本品对于五步蛇(蕲蛇)咬伤有效。对于溶血性蛇毒也有效,治法是用鲜草根或茎叶加白糖捣烂,敷患处,每日至少换药3次以上。

[痈疮疖肿]

鲜叶加白糖捣烂敷患处,一日更换2~3次,同时用鲜根绞汁,以开水冲服。

[臁疮 (小腿溃疡)]

鲜菜捣烂,调和蜂蜜敷患处,包扎之,每日更换l次。

[对口疮、搭背、落头疽 (包括痈)]

苋菜叶、生鲫鱼适量,同捣烂,敷患处,每日更换2一3次。

I预防麻疹]

鲜菜30~60克,水煎服。

【别名】刺苋、野苋菜、野刺苋、假苋菜、猪母刺、白刺苋

【来源】苋科苋属植物刺苋Amaranthus spinosus L.,以全草或根、茎、叶入药。夏秋采挖,分别晒干备用。

【性味归经】甘、淡,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凉血止血。用于痢疾,肠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痔疮便血;外用治毒蛇咬伤,皮肤湿疹,疖肿脓疡。

【用法用量】 1~2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食疗价值与苋菜同科属的草本植物。又称野剌苋。春、夏季采茎叶洗净用。

味甘、微苦,性凉。有清热解毒、利尿和凉血的作用。适用于痢疾,湿热腹泻,咽喉肿痛,疮肿痒疹,热淋,尿血等症。作用略优于苋菜,亦可通利大便。煎汤、炒食或煮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