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脊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2-2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简介井冈脊蛇

[1]

井冈脊蛇(学名:Achalinus jinggangensis(Zong and Ma, 1983))为游蛇科脊蛇属的爬行动物,是中国的特有物种。

2009年6月,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特有物种:井冈脊蛇,在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和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项目主办的“独特生物,精彩中国——中国各省代表生物评选”活动中胜出,被评为江西生物名片。[1]

形态特征体细长,呈圆柱形。上唇鳞6枚,下唇鳞5枚;无眶前鳞和眶后鳞,眶上鳞1枚;颊鳞1枚,入眶;颞鳞2枚+2枚,上下前鳞均入眶;背鳞通身23枚,起棱,最外行光滑无棱或微棱;腹鳞146~173枚,尾下鳞雄性50~66枚,雌性39~56枚;肛鳞1枚。体背面棕黑色,背中央有一条醒目的黑脊线,线宽占脊鳞及其左右各半鳞;腹面色浅。

分布范围井冈脊蛇分布在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江西省特有物种,因种群密度低、分布地区狭窄,被认定为濒危物种。[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