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县钟楼文物陈列馆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2-2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户县钟楼文物陈列馆设在明代钟楼旧址,成立于1981年。 户县钟楼文物陈列馆,利用钟楼底部三层作为陈列室,面积共约1000平方米,设有三个展室。钟楼底层为一陈列室,利用四个高大楼洞陈列着70余方造像、经幢、碑碣、墓志等石刻文物。钟楼二层为户县的通史陈列室,展出户县出土的历代文物100余件。钟楼三层为书画拓片展览,共陈列30多幅,并有十二面高大古老的隔扇屏风。

目录

馆址位置管辖隶属馆舍介绍历史沿革馆藏作品开放时间

馆址位置户县钟楼文物陈列馆位于户县县城中心处。邮编:710300

户县钟楼文物陈列馆

管辖隶属户县钟楼文物陈列馆设在明代钟楼旧址,成立于1981年,原属文化馆,1985年隶属县文管会。

馆舍介绍户县钟楼,占地面积576平方米,其建筑为重檐三滴水,四角攒尖顶,楼基用青砖砌筑,楼体为木质结构,雕粱画栋,为具有民族风格的古典建筑,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历史沿革户县钟楼文物陈列馆,利用钟楼底部三层作为陈列室,面积共约1000平方米,设有三个展室。

钟楼底为一陈列室,利用四个高大楼洞陈列着70余方造像、经幢、碑碣、墓志等石刻文物。其中有被誉为“艺林之杰构,石墨之奇珍”的“三绝碑”,(即雁字回文诗碑)。此碑刻有回文诗300首,用真、草、隶、篆、行五体书写,为户县清代嘉庆年间书法家、诗人张玉德所撰并书。还有北魏永兴二年的造像碑和圣手吴道子所画的佛像石刻等。

钟楼二层为户县的通史陈列室,展出户县出土的历代文物100余件,有远古的石器和彩陶,商周的青铜器,秦汉的陶器和铁器,唐三彩以及宋、元、明、清各代的陶俑和瓷器等,其中唐三彩俑和元俑曾分别参加过在新加坡、日本和美国举办的文物展览。这些陈列的文物反映了户县的历史进程和文化发展。

钟楼三层为书画拓片展览,共陈列30多幅并有十二面高大古老的隔扇屏风,上有能工巧匠用各色木质雕刻和拼凑的历史人物故事,如张良纳履、孔融让梨等。

馆藏作品户县钟楼文物陈列馆现存藏品3200多件,还有各种古钱币280,000余枚。由于户县有新石器时期和周代遗址属省级重点保护单位的达7处之多,因此新石器和周代文物出土较多,除了各种石器、骨器外,属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尖底瓶、几何纹彩陶钵等均有出土。在青铜器中有“父丁簋”、“高平公鼎”等珍品在宋钱中有许多宋微宗御书的“大观通宝”、“崇宁通宝”等,苏轼和王安石书写的“元丰通宝”和“元祜通宝”等,还有以铸造质量著称的新朝“货布”和“货泉”等。

开放时间户县钟楼文物陈列馆常年对外开放,节假日不休息。夏、秋农忙时闭馆十天左右,但安排有值班接待。

春、秋季 每天上午 9:00-12:00 下午 14:00-18:30。

夏季 每天上午 9:00-11:30 下午 14:30-18:30。

冬季 每天上午 8:00-12:30 下午 13:30-17:30。 开放。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