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系统法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2-2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0/20系统法是由临床神经生理学国际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Clinical Neurophysiology)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发展完善的。如图所示。

10/20电极安放示意图

[1]

这个系统的第一步是定义一个赤道(equator):它通过鼻根nasion(位于鼻子上方的两眼之间的凹陷点,标记为Nz),枕骨隆突inion(头后部的隆起位点,标记为lz)和左右耳前点pre-auricular points(紧靠中部耳翼前面的凹陷点,标记为A1和A2。)

然后,在lz和Nz之间画一条经线(longitude line),再将这条经线按10%的比例等分。在这些10%的等分点加上与赤道同轴的纬线(latitude line)。

接下来,大多数的电极点就可以放置在沿着这些纬线的10%或20%的整数倍位置上。

每个电极名称的开头用一两个字母来表示大的电极区域(Fp=额极(frontal pole);F=额(frontal);C=中央(central);P=顶(parietal);O=枕(occipital);T=颞(temporal))。电极名称后用一个数字或者字母来表示与中心的距离,左半球为奇数,右半球为偶数。数字越大表示离中线越远,中线位置用标志“z”来代表数字0以便和字母O区别。

现在这个方案已经被扩展,包括了更多的电极位置。但是需要注意,不同的脑电系统对相似位置电极的命名常有不同。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