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性格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2-2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基本信息书名: 培养孩子的性格

作者: (美)伯格 著,陈佳雯,刘梦岳 译

出 版 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6-1

I S B N : 9787807456636

定价:[1]¥30.00

内容简介《培养孩子的性格》为父母、儿童及决策者展示了亲子之爱如何成为孩子性格育成的摇篮。本书通过寻常家庭中育儿案例所蕴含的经验智慧,以及对从襁褓至成人过程中儿童性格变化的深刻探讨,阐释了孩子如何通过对父母之爱的认同而逐渐获得性格的成熟。伊丽莎白·伯格博士,试图叩问成长之路上孩子行为的意义,并以此帮助父母在调节自身情感的基础上为处于这一阶段的孩子提供支持。大量丰富的家庭生活实例,辅以对青少年临床案例的专业解读成就了这部智性佳作。

作者简介伊丽莎白·伯格,医学博士。作为一名经委员会认证的执业少年儿童精神病学家及知名的育儿专家,她始终服务于社区、医院及患者的家庭,拥有30年为患儿及其家庭诊疗的丰富临床经验。她曾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西北大学医学院,是美国知名的“濒危儿童委员会”会员之一。伯格博士目前活跃于各大学术研讨会、公共论坛及广播电视节目,为牵肠挂肚的父母们答疑解惑。伯格博士现与丈夫定居于宾夕法尼亚州的埃尔金斯公园,她的两个孩子均已成年。

图书目录一 为何性格至关重要

父母最深切的挂念

给性格下定义

性格能教会吗?

二 出生到学龄前的亲密期

亲子之爱:孩子的原初价值

关于爱恨的问题

依赖与独立

内在的父母

育婴室的浪漫

学龄前末期的性格

学习生活的准备

临床思考

三 父母的良好权威

性格权威

父母的脾气

外部压力的角色

受害者的感受

临床思考

四 培养自律精神

控制

就在身边

正义与规则

自律

斥责

惩罚

临床思考

五 从崩溃到合作

崩溃的孩子

退让

避免权力之争

命名情感

受伤感

强化自我管理能力

临床思考

六 想要变好的挣扎

培养良知

原始的贪婪、愤怒和恐惧

支持孩子自我管理

愧疚

社会礼仪

良好的运动

同情心

同胞手足

尊重孩子的时间表

临床思考

七 关注他人

对事物的兴趣

孩子自己的钱

父母的慷慨

变得有用

以人为本的家庭

心胸宽广

临床思考

八 在学校中的公民意识

学校的纪律

老师的角色

临床思考

九 挣扎中的学生

动机

鼓励孩子拿高分

学校无法做到的事情

临床思考

十 青少年的需求

做一个优秀的育儿者

问题少年

离开父母,独立自主

临床思考

十一 让孩子成熟起来

新的关系

信任

临床思考

十二 男性与女性

性行为与性格

嫉妒

同性恋

性歧视

性与受害者

临床思考

十三 浪漫与婚姻

青少年的性爱

神圣的婚姻

临床思考

十四 结语

精神价值

记忆与意义

参考文献

索引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