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颉祠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2-2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仓颉祠简介颉仓是中国文字的始祖。相传,仓颉“始作书契,以代结绳”。他是黄帝时史官,呕心沥血数十载,搜集、整理流传与先民中的象形文字符号并加以推广和使用,在汉字创制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作出了不朽功绩。后人尊称其为“史皇”、“华首中圣”。经许多史学专家考证,仓颉是河南鲁山人,仓颉死后,葬于鲁山苍头,黄帝赐名仓子头。仓颉冢位于现鲁山仓头乡乡政府院内,冢上有仓颉祠,已有1300年历史。地理位置仓颉祠位于河南鲁山县城西北20公里的仓头乡政府后院,毗邻207国道。人文历史“凝固的历史,立体的乐章”。这是文化旅行者对仓头的一致评价。

仓颉祠内曾有“仓子头”碑铭及其他碑刻100多块,在1958年仓头修建水库时被用作溢洪道顶板。现今祠内仅剩3块石碑。2004年,湖北著名中医刘道成先生出资30多万,铸造鎏金青铜仓颉像,供奉于仓颉祠内。

2005年,缅甸华侨捐献玉石仓颉像。仓颉祠现状由于各种原因,仓颉祠没有很好的保护和开发,现在冢陵破败,断壁残垣,东西两层厢房已成危房,房门洞开,垃圾遍地。如果任之湮没,将成千古遗憾,无颜子孙后代。现在,全国其他地方仓颉遗迹,无不加紧保护和挖掘开发,仓颉文化争鸣如火如荼。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仓颉故里更应走在前头,因此保护修缮并开发鲁山仓颉祠迫在眉睫。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